摘要:21岁张本智和一年里第四次大赛首轮出局,世界排名被巴西雨果反超,日本球迷开始担心他再也回不到前十。
21岁张本智和一年里第四次大赛首轮出局,世界排名被巴西雨果反超,日本球迷开始担心他再也回不到前十。
这次败给世界第113位的中国小将陈俊菘,五局比分11比9、11比9,最后两分全是张本自己拉丢。
镜头给到他,他蹲在挡板边喘了十秒,没吼也没摔拍,像突然断电。
外战输球率40%,对中国选手胜率25%,数据来自国际乒联公开系统。
换句话说,每打十场外战就丢四场,遇到中国小将只有四分之一能赢,早不是爆冷,是常态。
问题卡在技术转型。
半年前他请来新教练,计划把正手拉球比例从35%提到55%,训练馆里每天加练三百板。
真到比赛,对手把球送到正手大角,他脚下慢半步,还是退回反手快拨,节奏一乱就连续出界。
更难受的是被研究透。
陈俊菒赛后一句就想拼他,和去年王楚钦、前年向鹏的说法一模一样。
队里录像分析师把张本的反手线路画成三张A4纸,落点集中在前臂高度,只要提前蹲位就能反拉,世界一百名开外的选手也照单全收。
心态跟着技术一起崩。
横滨夺冠那天他说要一路打上去,第二天飞澳门,被薛飞剃光头。
这次北京大满贯前他又提想再碰王楚钦,结果第一轮就回家,热搜标题变成张本想见王楚钦需买门票。
日本乒协内部文件显示,他的陪练阵容缩减三成,经费向女队倾斜。
13岁出道时喊的天才少年,现在成了重点观察对象。
再过一年巴黎奥运积分截止,如果排名跌出前八,单打席位都悬。
有人拿21岁的马龙对比。
同样年纪马龙还在给王皓捡球,但那时马龙技术框架已经定型,缺的只是经验。
张本相反,经验早拉满,技术却停在少年班。
速度优势被岁月拿走,新的杀招没长出来,中间出现空档。
想翻身,第一步把正手练成常规武器,而不是锦上添花。
第二步减少赛前口号,把目标写进训练日记而不是推特。
第三步请心理师常驻,关键分先想落点再想输赢。
留给他的窗口还有十个月,过了就是下一代新人的背景板。
再不改套路,下一次输球的排名会跌破二百,门票都自己买。
来源:魔法远山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