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无力、喉咙痛!“全班停课一周”!这病毒近期高发,一定要注意!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21:03 1

摘要: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相关专家指出:近期广东省流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目前主要流行甲型H3N2流感病毒。近期学校开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密集的集体单位发生暴发疫情的风险增高。

发烧、头痛、喉咙痛

浑身无力、流鼻涕

……

最近,不少人表示

自己得流感

有网友发帖表示

孩子们也被齐齐撂倒

有学校班级“全班停课一周”

日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8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流行性感冒发病数量为3.06万人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相关专家指出:近期广东省流感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目前主要流行甲型H3N2流感病毒。近期学校开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密集的集体单位发生暴发疫情的风险增高。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啥不同?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可有上呼吸道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喉咙痛,都有传染性(流感传染性强很多)。

两者也有不同之处:

相比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症状比较重,主要症状是高烧、头痛、咽痛、肌肉酸痛。

当身体出现以下特征时,就要怀疑是流感而不是普通感冒:

高烧明显(38.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明显;全身不适明显,包括呕吐、腹泻等。

得了流感

“扛一下”就过去了?

错!

普通感冒极少发生并发症,而流感容易出现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对于儿童来讲,尤其是要警惕急性坏死性脑病。一旦出现这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一般来说,5岁以下儿童以及具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

不过,也不用过于紧张。

大多数没有并发症的流感患者,症状在3~7天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常需要1~2周。

孩子有哪些情况要去医院?

孩子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精神状态不好、胃口不好,就要看医生。

此外,有这几种表现,要赶紧去医院:

剧烈咳嗽、呼吸加快或者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嗜睡,或者哭闹不安、惊厥;持续高热不退。

家长如果自己判断不了,最好也带到医院看看。

怀疑是流感

可以做哪些检查?

针对流感的临床检查,主要有两种:

①核酸检测

主要检测患者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液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核酸检测的敏感性高(相当于检出率),可达86%~100%。但是,需有专门的实验室区域和特殊的检测设备,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这项检查。

现在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像某团,某东也有多种呼吸道病原的核酸检测,但是往往需要家长自行取标本,因此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

②抗原检测

抗原试剂盒里预制了流感病毒的抗体,按照说明书要求就能自行采样、判读结果。

这种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适合自检的人群。

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较低,仅50%~60%左右。

在流感高发时,检测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流感。

确诊流感

吃奥司他韦有用吗?

有用。

1岁及以上的孩子,经医生诊断为甲流或乙流,可使用奥司他韦治疗。

患者使用后,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还可以降低中耳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

也就是说,吃了它能好得快一点,没那么难受,少得重症。

但是,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主要用于甲流、乙流治疗,但是对普通感冒和细菌感染无效。因此,不要一发烧就吃奥司他韦。

盲目用药,可能会增加病毒耐药性或药物不良反应。

宝爸宝妈们还要注意:千万不要在家自行购药用药。之前,就有网友自行买药吃药“翻车”了。

流感疫苗

最好啥时候打?

现在就打。

通常我们所说的接种流感疫苗,是指肌肉注射的灭活流感疫苗,需要大约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所以,以往都是建议在每年10月底之前去打疫苗,这样到流行高峰时恰好产生保护性抗体。

而如果来不及在10月份接种,整个流行季也可以接种。

对于打针怕痛的娃来说,还有一个办法: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

鼻喷的流感减毒活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较快,最短只需要3天。

不过,这种疫苗对接种的儿童年龄有限制(3~17岁,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且接种禁忌较多(如免疫缺陷、鼻炎发作期等不可接种)。

除了打疫苗

家长还能做啥?

流感高发期,要做好这4件事:

①勤洗手

使用肥皂水、含酒精洗手液等清洗,用流动水冲手,并用干净毛巾擦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口鼻。

②提高免疫力

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家中尽量多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对环境清洁很重要。

③注意卫生

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遮挡口鼻;实在不方便时,用手肘部遮挡口鼻。

④少去人多的地方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室内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要注意:

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都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