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房没车还能富?国家这盘棋把普通人逼上“轻资产”快车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8:44 1

摘要:“喂,听说了吗?隔壁小李把刚买三个月的特斯拉退了,揣着20万首付钱,去云南躺平了,每天靠远程给人写代码,月入三万多,活得比咱们这些房奴像人。”

“喂,听说了吗?隔壁小李把刚买三个月的特斯拉退了,揣着20万首付钱,去云南躺平了,每天靠远程给人写代码,月入三万多,活得比咱们这些房奴像人。”

我端着咖啡的手一抖——这剧情,比爽文还离谱,却正在2025年的中国,批量上演。

别急着骂我“贩卖焦虑”,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

未来五年,谁越早甩掉“必须买房买车”的紧箍咒,谁就越早摸到财富自由的门把手。

咱国家在下的一盘大棋,名字叫“数字社会”,棋子却是我们每一个没房没车的“裸奔青年”。

上周,我去浦东新区开会,网约司机一路吐槽:“哥,你知道不?在临港新片区,那批无人出租试点了,车费打到了骨折,我这一天少赚了200多。”

我顺嘴问他:“那你还买车吗?”

他嘿嘿一笑:“买个屁!月底就把车卖了,换辆折叠电驴,剩下来的钱买国债,肯定比跑滴滴香。”

——你看,当无人驾驶把“买车”变成“按次付费”后,最先崩的不是车企,是“车=面子”的旧观念。

现在的“车钥匙”,不再是你社交的胸牌,而是“共享App”里的一枚像素图标。

我表弟,在成都春熙路租了15平小铺卖盲盒,月租3万6,去年亏到差点卖婚房。

今年?他学乖了:

1. 把货全搬到淘宝“3D打印定制”专区,用户扫码下单,工厂直邮;

2. 自己在抖音直播“设计盲盒”,粉丝打赏+分佣,一个晚上,顶过去近半月营收;

3. 原铺面退租,改成品牌方“无人快闪仓”,他收场地费+流水分成。

同样的15平,过去是吞金兽,现在是睡后收入的奶牛。

“一铺养三代”早彻底翻车了,“一键养三代”正在悄悄发车。

我兄弟海子,去年咬牙1200万上车北京海淀老破小,就为给他娃占个坑。

今年开学,他娃班主任,在钉钉上说:“同学们,下学期我们跟雄安新区,名校同步课堂了,由清北的博士线上授课。”

海子当场傻眼:

“哥,我花了1200万啊,现在,现在让娃在家上云课堂?那我跟燕郊租房有什么区别啊?”

更扎心的是——公司宣布永久远程办公,他把房挂出去了,结果?中介第一句话:“哥们,现在海淀学区房挂牌量多了40%,您要不再降200万试试?”

当“位置”不再是稀缺资源时,“位置溢价”就是最先被挤掉的泡沫。

“地段、地段、地段”这句地产圣经,正在被“带宽、带宽、带宽”改写。

我叔开的小五金厂,过去养30多号工人,一年工资200多万。

今年,他进了一台国产机械臂,9万6,通宵干活也不会喊累;

AI质检摄像头,1万2,瑕疵识别率99.3%;

他喝着茶给我算帐:“以前养人+买地+盖厂房,没有千万下不来;现在设备融资租赁,厂地可以共享,订单来了才开机,空档期零成本。”

当“生产资料”可以按需调用时,谁还会傻到砸钱买地囤机器?

很多人一听“数字社会”就头皮发麻:

“是不是又要割韭菜啊?”

兄弟,把格局打开——国家真正想割的,是“高交易成本”,这颗陈年老韭菜。

无人超市干掉收银员,省下来的不是老板的钱,是咱们每个人排队的10分钟;

无人驾驶干掉司机,省下来的不是平台的车费,是早晚高峰被堵在高架上的人生;

3D打印干掉中间商,省下来的不是工厂的库存,是你我“小众创意”也能被量产的尊严。

当交易成本,趋近于零的时候,咱普通人第一次有机会“把才华直接变现”,而不必借车、借房、借圈层给自己背书。

1. 先把“资产”换成“流量入口”

别再攒首付了,去攒粉丝、攒作品、攒信用分。未来你的抖音小店、B站频道、GitHub星标,就是数字社会的“房产证”。

2. 再把“收入”切成“三份流水”

一份刚需生活,一份低风险理财,一份“数字技能”再教育。记住,AI不会淘汰人,只会淘汰不跟它合伙的人。

3. 最后把“身份”从“某地人”升级成“某类人”

当远程办公,成为默认选项时,你的竞争对手不再是隔壁老王,而是全球的斜杠青年。

当“户籍”不再给你兜底时,“技能标签”才会给你投票。

我知道,看完你大概率还是睡不着:

“说得轻巧,万一失败了咋办?”

兄弟,失败当然会疼,但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你拿着旧地图,是永远也找不到新大陆的。

国家已经把高铁换成了火箭,你还硬要在月台等那一班永远不会再来的绿皮车吗?

把购物车里的模型鞋删掉,换成一门AI绘图课。

从“买房买车”的群退出来,加一个“远程接单”的群。

把这篇转发给你那个还在借钱凑首付的哥们——

告诉他:别急着当房奴,先当上“数字游民”,未来才可能有诗、有酒、有选择。

别忘了,

当世界把“重”都拆掉,谁身轻如燕,谁就能第一个起飞。

来源:青铜~~芯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