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民大街遇见“氢春号”——探访中车长客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20:41 1

摘要:9月30日上午,秋日的阳光洒在“焕新”后的长春新民大街,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名街就在“十一”国庆假期前夕,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员”——由中车长客打造的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午两点,“氢春号”准时开启对外参观打卡,随着首批游客有序登车,一场

9月30日上午,秋日的阳光洒在“焕新”后的长春新民大街,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历史文化名街就在“十一”国庆假期前夕,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员”——由中车长客打造的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下午两点,“氢春号”准时开启对外参观打卡,随着首批游客有序登车,一场融合绿色科技与人文风情的体验之旅正式开启。

技术领先:打造低运量轨道交通新标杆

“‘氢春号’绝非简单的交通工具升级,而是为现代化城市交通出行量身定制的绿色经济系统解决方案。”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总体研发部副部长郑恒亮,在列车旁向记者详细解读其技术定位。

从核心动力来看,“氢春号”内置氢能动力系统,无需外部供电设施,运行时实现零碳排放,每公里平均能耗仅1.5千瓦时。在安全性上,列车储氢系统采用金属基体加碳纤维材料缠绕结构,能承受高强度冲击,供氢系统更是设置三级安全防护,让绿色出行兼具可靠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极强的适应性,郑恒亮介绍,列车支持超级电容、动力电池及接触网供电的模块化切换,能适配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单节15.85米的车身可实现1至6辆灵活编组,还能切换通勤、文旅两种模式,真正做到“一车多用”。

产业赋能:吉林为何领跑氢能轨道交通

“氢春号”在吉林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我省轨道交通装备的深厚基础与资源优势。

依托轨道交通装备领域数十年的研发经验,中车长客作为我省行业龙头,不仅打造出氢能市域列车、氢能有轨电车、氢能单轨列车等系列产品,更通过完善的技术验证与生产体系,构建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氢能列车技术落地与推广的重要保障。

氢能资源方面,我省正积极推进“氢动吉林”战略,已着手构建“制-输-储-加-用-测”完整氢能产业链,涵盖碱性电解槽测试、氢电混合动力系统测试及加氢站建设,还计划申报省级氢能实验室与国家能源领域氢能试点,为列车运行提供稳定能源保障。

更具特色的是闲置铁轨的“重生”。我省充分利用闲置铁轨资源,将其改造为氢能文旅列车线路,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以“氢春号”所在线路为例,建设周期较传统低运量交通装备大幅缩短,维护成本显著降低,实现了“节能+文旅”的双重效益。

记忆与创新:长春的“流动文化名片”

“看到‘氢春号’,就想起了咱们的54路电车。”长春公交集团电车公司经理王彦春站在列车旁,眼神中满是感慨。他说道:“54路电车作为长春的‘老牌’交通工具,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小时候坐着电车上学,叮当的铃声是童年最难忘的声音。”

如今,“氢春号”的到来,为这份记忆注入了现代活力。列车外观以新民大街巴洛克风格建筑群为灵感,复古又时尚;内饰融入回纹雕栏、弧形穹顶等传统元素,墨绿色的座椅取自长春“市花”君子兰,搭配复古壁灯与留声机,仿佛让人在时光中穿梭。“从54路电车的‘叮当声’,到‘氢春号’的‘零噪音’,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长春对交通与文化融合的追求。”王彦春说。

登车体验的长春市民蔡红玉兴奋地拿着手机拍照,“没想到坐列车还能喝到咖啡,车厢里像个小茶室,既舒服又有特色,以后带外地朋友来长春,这肯定是必打卡项目!”另一位长春市民刘秀荣则对列车的环保属性赞不绝口,“零排放还节能,这真是先进啊!希望以后这样的列车能越来越多,让咱们长春的交通更绿色、更有文化味。”

“‘十一’黄金周期间,不管是想重温城市记忆的长春老市民,还是来我省打卡文旅景点的外地游客,都能登上列车!”王彦春还笑着介绍:“大家既能感受零碳出行的舒适,也能在复古车厢里沉浸式体验新民大街的历史风情,这趟旅程肯定能成为假期里的独特回忆。”

秋日夕阳下,“氢春号”缓缓穿行于林荫之间,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这款集绿色、智慧、文旅于一体的新型列车,不仅为我省增添了新的城市名片,更开创了“绿色化+低成本+文化IP”的轨道交通新模式,为我国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全新样本。

作者:何泽溟 曲镜浔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来源:吉林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