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杨幂一张在话剧排练厅的素颜照被粉丝疯传。照片里,她穿着旧T恤,头发随便一扎,正对着镜子琢磨台词,黑眼圈清晰可见。
前几天,杨幂一张在话剧排练厅的素颜照被粉丝疯传。照片里,她穿着旧T恤,头发随便一扎,正对着镜子琢磨台词,黑眼圈清晰可见。
另一边,赵丽颖在《与凤行》里的仙气剧照正挂在热搜榜首,白衣飘飘,美得不像凡人。
两位85花顶流,如今却好像活在了两个世界。一个放下了“偶像包袱”,钻进话剧工坊里“自
讨苦吃”;一个稳坐“古偶女王”的宝座,继续在熟悉的领域里闪耀。
这不禁让人想问:同样站在事业的十字路口,为什么她们的选择,差了这么多?
横店的夏天,棚里温度能到40度。十年前,杨幂和赵丽颖可能就在相邻的影棚拍戏。一个穿着繁复的仙侠戏服吊威亚,一个裹着厚重的古装在地上打滚。
她们都是从古偶剧里杀出来的。杨幂的《宫》《三生三世》,赵丽颖的《花千骨》《楚乔传》,都是现象级的爆款。那时候,她们是“流量”的代名词,是制片方和广告商的宠儿。
但娱乐圈最残酷的一点就是:观众会长大,你也会。当年追剧的少男少女们,如今已经成了为生活奔波的社畜。他们还会为“三生三世的虐恋”买单吗?市场上永远有更年轻、更漂亮的面孔出现。
危机感,其实早就埋下了
杨幂最近干的事,让很多人看不懂。她推掉了好几个开价千万的综艺,反而扎进了一个叫《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话剧剧组。话剧这东西,又累又不赚钱。一场演出下来,报酬可能还不如她拍一条广告的零头。
但她图什么呢?
话剧舞台上,没有NG,没有提词器,更没有后期配音。你的每一口气息,每一个眼神,台下观众都看得清清楚楚。演得好,掌声雷动;演砸了,当场现原形。
据说有次排练,杨幂一直被导演喊卡,就为了一句台词的语气。反复折腾了十几遍,她也不急,就蹲在舞台边一遍遍琢磨。
她是真的在“重新学走路”。对一个红了十几年的顶流来说,放下身段去做个“学徒”,这需要不小的勇气。但她好像铁了心,要亲手把“流量女王”这个标签,从自己身上撕下来。
必须承认,赵丽颖的转型之路,曾经是85花里最被看好的。
《幸福到万家》里的何幸福,土里土气,但倔得像头牛;《风吹半夏》里的许半夏,精明能干,带着一帮男人在钢铁行业里闯荡。大家都说:赵丽颖成了!她成功地从“古偶小花”跳进了“实力派”的阵营。
可《与凤行》的出现,让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剧不好,赵丽颖在剧里依然美得惊人,演技也在线。但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好不容易从县城考到清华的学霸,暑假回来,又开始给邻居家的初中生辅导功课了。
不是说不可以,只是……有点可惜。
《与凤行》是她的舒适区,她在这里如鱼得水,粉丝也买账。但这种“安全”的选择,像一把双刃剑。市场和资本是现实的,他们看到你还能在古偶里呼风唤雨,就会继续把你塞回这个模子里。
她好像被卡在了“实力派演员”和“国民顶流花”两个身份之间,进退两难。
我们来看看她们选择背后的数据:杨幂那边,工作室报表里,“综艺代言”的收入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舞台演出”。她在用挣快钱的时间,换一个看不见的未来。
赵丽颖这边,《与凤行》的周边众筹破千万,新的高奢代言接到手软。商业价值,稳中有升。
你说谁对谁错?没有标准答案。
杨幂的选择,像一场高风险投资。可能赔得血本无归,也可能涅槃重生。
赵丽颖的选择,像一份稳定的银行理财。收益看得见,但想暴富,也很难。
说白了,这就是“要不要走出舒适区”的现实寓言。杨幂选择了“不要安稳要未来”,哪怕未来一片模糊;赵丽颖选择了“稳住基本盘再说”,哪怕可能错失一些机会。
想起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杨幂的“折腾”,像一记闷棍,敲打的不仅是赵丽颖,更是所有处在舒适区里的人。它提醒我们:过去的成功经验,很可能是你未来路上最大的陷阱。
而赵丽颖的“回归”,也让我们看到现实的无奈和选择的艰难。不是每个人,都有魄力砸掉自己的金饭碗。
她们俩,一个在破局的路上跌跌撞撞,一个在守成的途中小心翼翼。像极了人生路上的AB面,没有孰是孰非,只有选择不同。
作为看客,我们能做的,就是祝福杨幂的“冒险”能换来蜕变,也期待赵丽颖的“稳妥”之下,藏着我们还没看到的后招。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
来源:自若旭日N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