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类能够制造出强大的核武器,却连一粒米都无法造出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7:13 1

摘要:1942年,美国成功启动了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入日本本土,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商用核电站。人类对核的使用已经有了80多年的时间,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却依然无法制造一粒米。

现如今,人类的科技正在一步一步跃迁,而且发展的步伐依然会持续下去。核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现,它为人类提供了极其强大的能量。

1942年,美国成功启动了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美国将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入日本本土,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首座商用核电站。人类对核的使用已经有了80多年的时间,然而直到现在,我们却依然无法制造一粒米。

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是从近代开始的,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发明并利用各种功率巨大的机器和装置,来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和劳动。同时,科学界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用他们的理论和发现推动着人类进步。

在上个世纪中叶,人类就已经研发出了足以毁灭一个国家的核武器,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人类能掌握能量巨大的核武器,为何却造不出一粒小小的米呢?

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生产一粒米和创造一粒米是不同的,生产来自大自然,通过播下种子来得到大米,而制造是来自人类科技,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创造。

目前,人类已经将大自然中的许多东西“人造化”,比如人造卫星、人造钻石等等,但是在生物技术上,“人造化”的进程却十分缓慢,直到现在,也没有听说过有可以完全替代大米的“人造米”的存在。

实际上,用制造原子弹的技术和制造大米的技术相对比,本身就是在耍流氓。核武器的技术看似很复杂精细,但对于现在的核工程师而言,或许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核武器的制造是有规律和步骤的,只要根据步骤一步步操作,就有可能制造出核武器。

现如今,原子弹的制造原理和技术其实都已经是公开秘密了,想要获取和模拟爆炸都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高纯度铀-235或钚-239难以获取。

但想要创造出有生命的生物,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因为生物体内有比核武器更加复杂,更加精密的结构,就比如说DNA。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类能制造出核武器而造不出一粒米,是因为前者是无机物,而后者是有机物。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基本知道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区别和规律,但相比无机物,有机物的规律似乎更加难以掌握,其工程量也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实际上,地球上最复杂的东西不是山川河流,而是一个个生命体。

这个星球上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物质,就连病毒都不例外,更别说是植物。我们都知道,水稻作为真核生物,它的遗传物质是DNA,虽然它的分子结构极小,但它是整个生物体内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此。所以说,创造一种生物,就必须从它的基因着手。

而人类想要创造一粒大米,那就得了解大米的所有基因,除此之外,还要掌握这些基因的排列组合方式。一般而言,生物体内的基因序列是极其庞大的,当年美国就曾组织过一次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实验,同时还有中国、英国和日本等六个国家参与其中,其目标是测定人类体内2.5万个基因以及30亿个碱基对。

在这次实验中,中国只承担了1%的任务,但依然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所以说,基因排列的工程量远比我们想得更加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至今仍然造不出一粒米的原因。

相反,如果人类有能力制造出一粒米,那就意味着人类已经解开了地球生命的终极密码,也触及到了量子科技领域的更深层。

来源:遥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