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坠机:上千人目睹,民间飞行梦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6:32 2

摘要:那天,直播间里挤满了人,大家像追剧一样盯着屏幕——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场生命的最后演出。

那天,直播间里挤满了人,大家像追剧一样盯着屏幕——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场生命的最后演出。

55岁的唐正兴,网名“唐飞机”,是个普通的医院职工,却有个不普通的爱好:开着自己组装的飞机上天。他总说,从高空往下看,庄稼地、山川河流美得像画。可9月27日,这幅“画”被一团火球撕碎——飞机在空中解体,直播戛然而止。

地上的人还在发“666”,天上的人已没了声音。

01 梦想,从后院起飞

唐正兴的飞机,是花35万从广安一个“民间高手”手里买的二手货。他形容那是“共轴双桨超轻型飞机”,最高能飞600米,平时停在一间废弃厂房里。

为了学开飞机,他在网上下载教程,学了9个小时就自称能直飞、倒飞、悬停。妻子为此和他吵过架,十几天没理他。可他第一次试飞成功时,开心得买卤菜喝酒庆祝,像个捡到糖的孩子。

“人没有翅膀,但梦可以飞。”——这话听起来浪漫,可现实往往比梦想更骨感。

02 危险,从来不打招呼

这不是唐正兴第一次摔飞机。今年5月,他因油表故障迫降河滩;7月,发动机熄火坠机,断了一根肋骨。两次侥幸逃生,反而让他更信“运气”。

有人劝他戴头盔,他偶尔会忘;村里发过停飞通知,他也没当回事。结果,第三次坠机,命运没再给他机会。

老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天上没有河,只有生死一线。

像他这样的民间飞行爱好者不少:山东的谭成年坠机罹难,浙江的金绍智试飞断腿,广东的赵斌撞上电线杆,腰椎粉碎……每一个故事都像警钟,可总有人觉得“下一个不会是我”。

03 围观,成了隐形推手

唐正兴的直播间,最多时3万人在线。公屏上刷着“真男人”“666”,他就在这种“鼓励”中一次次起飞。

最后那场直播,上千人实时目睹坠机。视频被疯传,热搜上榜,看客们一边唏嘘,一边顺手转发。

流量时代的逻辑很残酷:越危险,越刺激;越刺激,越容易火。

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成了“试验田”,这里监管模糊、空间开阔,适合“偷偷飞”。除非出事,否则没人管。可一旦出事,生命没有重来的选项。

04 浪漫外衣下的真相

有人把唐正兴们称为“孤勇者”,说这是“男人的浪漫”。但悲剧发生后,留下的是妻子的眼泪和孩子的茫然。

鲁迅笔下那些“看客”从未消失,只是换了个地方蹲在直播间。

我们容易为别人的冒险喝彩,却忘了:每一次点赞,可能都在抬高主播的风险阈值;每一次围观,都可能让谨慎变成表演。

05 天空之外,还有土地

唐正兴的账号已设为私密,只剩9.6万粉丝和42.6万赞,像一场热闹后的寂静。

“飞得越高,摔得越重”——这话不是诅咒,是常识。

草根追梦值得尊重,但生命不该是赌注。如果我们只从一个事故围观到另一个事故,而不反思规则、安全与责任,那悲剧只会重复上演。

也许,人之所以向往天空,是因为脚下的大地太过平凡。但别忘了——能稳稳站在地上,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