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急推 “娃小宗” 换遍全国,堂兄扛着 “沪小娃” 直接硬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59 1

摘要:上海网友最近订桶装水时发现,熟悉的蓝红包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叫 “沪小娃” 的新牌子;更炸的消息在后面 —— 宗馥莉掌舵的宏胜系已经注册 “娃小宗” 商标,计划明年全面取代 “娃哈哈”。

“娃哈哈,纯净水,喝了都说好!” 这句刻在几代人 DNA 里的广告词,如今正变得陌生。

上海网友最近订桶装水时发现,熟悉的蓝红包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叫 “沪小娃” 的新牌子;更炸的消息在后面 —— 宗馥莉掌舵的宏胜系已经注册 “娃小宗” 商标,计划明年全面取代 “娃哈哈”。

这场突如其来的 “分家大戏”,把国民品牌搅成了一锅乱粥。

上海 “优等生” 被逼改名,堂兄急得联系不上宗馥莉

最先扛不住的是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这家在上海桶装水市场稳坐前三的企业,20 多年从没亏过钱,去年光营收就超 1.2 亿,说是行业 “优等生” 毫不夸张。可 7 月份一封来自集团的函件,直接把它逼到了绝境。

“商标授权到期,立刻停止使用‘娃哈哈’字样。” 集团的要求简单直接,没给半点缓冲。董事长宗伟急得团团转,他是宗庆后的堂弟(也有说法是堂侄),按理说也算自家人,可捧着回函想沟通时,却根本联系不上宗馥莉。更狠的是,沟通无果后,集团直接向监管部门举报他们 “商标侵权”,这波操作被网友戏称 “亲妈举报亲儿子”。

没办法,厂子要开工,几百号员工要吃饭,遍布上海的水站还等着送水。8 月底,“沪小娃” 仓促上线,包装上特意印着 “至真至纯、同宗同源”,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份心酸 —— 水还是原来的水,就是名字变了味。有上海网友调侃:“这名字是取‘护着小娃’的意思吗?不如叫‘沪禄娃’,听着还能发财。”

宗馥莉砸出 “娃小宗”,网友吐槽:一股 “老登” 味

上海分公司的窘境还没平息,宗馥莉这边又扔出重磅炸弹。企查查显示,她掌控的宏胜集团早在 5 月份就悄悄注册了 “娃小宗” 商标,一口气申请了 45 个类目,从食品到日用品全包了,显然是早有预谋。

9 月流出的内部文件更是坐实传闻:为 “维护品牌合规性”,2026 销售年度起,“娃小宗” 将全面取代 “娃哈哈”。消息一出,网友的吐槽像潮水般涌来:“这名字怎么一股‘老登’味,光听就觉得不好喝”“怕不是随便敲两下键盘想出来的?”“好好的国民品牌,改成了山寨货既视感”。

要知道,“娃哈哈” 这三个字可是攒了三十多年的情怀。1988 年推出的儿童营养液,靠着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火遍全国;1995 年上市的 AD 钙奶,更是成了无数人的童年标配 —— 那会儿牛奶还是奢侈品,全年产量才 548 万吨,酸甜的 AD 钙奶简直是顶配零食。如今突然要换成 “娃小宗”,不少人直呼 “童年记忆被偷了”。

经销商集体懵圈:要么硬扛要么跑路

比起网友的情绪宣泄,经销商们更头疼的是生计。

乌鲁木齐有个经销商,80% 的营收都靠娃哈哈,听到消息只能硬扛:“只要品质没变,换个名字也能接受,总不能砸了饭碗。”

可更多人心里打鼓,重庆一位经销商干脆放话:“三四十年的老招牌说换就换,培育新市场的成本谁来担?我肯定不做!”

更扎心的是利润问题。有经销商透露,现在卖娃哈哈毛利润才 10%,扣完成本净利润只剩 2%~3%,“干一年不亏本就不错了”。江西经销商陈前已经躺平,今年销量跌了 15%,他干脆清空库存不补货了:“局势这么乱,压货就是找亏吃”。

最尴尬的是信息差。全国多数经销商都没收到正式通知,有人还是刷新闻才知道要换 “娃小宗”。有老经销商猜这是宗馥莉的计谋:“故意放风给其他股东施压呢,毕竟没人接得住这么大的盘子”。可不管是真是假,经销商群体已经人心惶惶,有消息说三分之一的经销商都到了 “崩溃边缘”。

商标成 “烫手山芋”,387 件转让全卡壳

这场分裂的根子,其实是 “娃哈哈” 商标这颗 “烫手山芋”。

说起来有点绕:商标最早属于杭州娃哈哈集团,但后来集团把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部分还被食品公司买了下来,等于食品公司才是实际权利人,再授权给集团和关联方用。2025 年 2 月,集团想把 387 件商标正式转让给食品公司,结果因为和外资的历史纠纷,备案全卡住了。

更麻烦的是股权架构。现在集团里,国资持股 46%,宗馥莉个人占 29.4%,职工持股会有 24.6%,“娃哈哈” 商标要用,必须全体股东点头。宗馥莉虽是接班人,却没有绝对话语权,这才有了另起 “娃小宗” 的心思。

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宗馥莉的 “阳谋”:要是 “娃哈哈” 用不了,就推 “娃小宗”,逼着股东们一起扛风险。可普通消费者不管这些门道,有人在超市对着货架叹气:“管它叫啥,好喝不贵就行,就是少了点小时候的味道。”

情怀能当饭吃吗?300 亿目标悬了

宗馥莉给 “娃小宗” 定下了 300 亿的年销售目标,这差不多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八成。可现实骨感得很:光是名字就没讨到好,市场接受度更是个未知数。

要知道,“娃哈哈” 的魔力从来不止于产品。就像网友说的,现在喝 AD 钙奶不是为了补钙,是想 “喝一口回到小时候”。当年徐江在《狂飙》里摆满一屋娃哈哈的名场面,能瞬间戳中无数人的回忆杀,靠的就是这份情怀加持。

从“娃哈哈”到“沪小娃”“娃小宗”,名字越叫越小,格局却越来越裂。宗庆后当年一手打造的商业王国,如今在商标、股权、继承的迷宫中踟蹰前行。

或许,对宗馥莉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换不换名字,而是如何让“娃哈哈”这三个字,不再成为一纸束缚,而是继续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里,那句响亮的“喝了都说好”。

距离 2026 销售年度只剩一个半月,宗馥莉的 “娃小宗” 能撑起 300 亿目标吗?上海的 “沪小娃” 能留住老客户吗?没人能打包票。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让我们 “过年不长大,做个大小孩” 的娃哈哈,正在慢慢走远。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不是喝不起别的饮料,只是再也喝不到童年的味道了。

来源:一盅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