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列车,半世纪温情:致敬“雷锋号”上的“活雷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6:37 1

摘要:清晨,一列D1/2次“雷锋号”列车划破晨雾,由雷锋家乡长沙向着首都北京驶去。这列车运行区域覆盖京、冀、豫、鄂、湘、粤五省一市。1975年9月29日开行首趟,截至到2025年9月29日,历经整整五十年。一代代“长京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与付出,在京广线上铸就了一座

清晨,一列D1/2次“雷锋号”列车划破晨雾,由雷锋家乡长沙向着首都北京驶去。这列车运行区域覆盖京、冀、豫、鄂、湘、粤五省一市。1975年9月29日开行首趟,截至到2025年9月29日,历经整整五十年。一代代“长京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与付出,在京广线上铸就了一座流动的“雷锋纪念馆”。

1975年9月29日,首趟长沙至北京的1/2次列车鸣笛启程,为开好这趟车次排序全路第一,又有着特殊意义的列车,长沙客运段精挑细选了130名乘务员,组建了长京车队。

为更好服务旅客,建队初期便成立了“学雷锋服务小分队”,小分队为旅客做好事、解难题,也被旅客称赞“行进三千里、好事一火车”。自1987年以来至今,长京车队收到旅客表扬意见11万余件、来信表扬7000余封、锦旗1000余面,1/2次列车被旅客亲切的誉为“雷锋号”列车。

50年间,“雷锋号”列车与时代同频,从1/2次、K1/2次、T1/2次、Z1/2次到现在的D1/2次,历经五次车次更迭提速。

“‘雷锋号’不是一趟普通列车,它是雷锋精神在铁路线上的具象化。”长京车队队长邓毅明说。“学雷锋服务小分队”坚持每趟车到车厢服务重点旅客,列车设置服务点、医药点、旅游咨询点,针对重点旅客推出“一贴一卡一包”(爱心贴、便民卡、雷锋包)暖心举措,努力提升旅客乘车体验。

2025年3月5日,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在长沙开往北京的D2次“雷锋号”列车上,“全国劳动模范”王汉云老人与年轻乘务员重温“行进三千里,好事一火车”的故事。

“当年我们用扁担挑水、煤油炉做饭,现在条件好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能忘。”王汉云老人说道。在担当长京二组列车员时,她常常被旅客夸赞为“活雷锋”,此刻老人胸前的党徽与“雷锋号”徽章交相辉映,像是对“长京人”光荣使命的见证。

“2020年疫情初起时,‘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党员列车长曾莉身着防护服勇敢‘逆行’处置发热旅客,在隔离区写下‘特殊时期更需要雷锋精神’的抗疫日记。”车队党总支书记龙伟正在向新入职职工讲述先进人物事迹。

长京车队荣誉室里,从“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到“全路党内优质品牌”的奖牌铺满整墙,每个荣誉都印刻出一代代“长京人”的汗水与付出,160项荣誉背后凝聚着的是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长客精神”。

长京车队一直坚持“新职工上岗先学雷锋”,将“雷锋精神”纳入岗前培训必修课:参观雷锋纪念馆、聆听老车长讲述“第一代雷锋乘务员”的故事、在车厢里模拟帮扶场景……每年组织新入职职工在“双星走廊”宣誓,让先进典型事迹成为最生动的入路“第一课”,让雷锋精神代代延续。至今,车队已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1名、“湖南省劳动模范”1名和5名“全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站在50周年的新起点,面对不断升级的高铁设备、日益优化的运行调整、创新提质的客运服务,长京车队积极传承雷锋精神,创新“雷锋号”列车服务。“从绿皮车到复兴号,‘雷锋号’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几代“长京人”用优质的服务悉心擦亮着“红旗列车”品牌,他们用执着的雷锋情结,开出了一趟让湖南人民倍感自豪、享誉全国的“伟人家乡车”。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通讯员龙伟 易攀 周子程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