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国庆假期别放松!红古疾控提醒:手足口病仍在高发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5:56 3

摘要:国庆黄金周,正是全家出游、走亲访友的好时节,但热闹背后,潜藏着一份不容忽视的健康提醒。每年9—11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这个“隐形健康威胁”可能借着假期的人员流动悄然传播,家长们需提前做好防范,让孩子既能享受假期,也能远离病毒侵扰。

国庆黄金周,正是全家出游、走亲访友的好时节,但热闹背后,潜藏着一份不容忽视的健康提醒。每年9—11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这个“隐形健康威胁”可能借着假期的人员流动悄然传播,家长们需提前做好防范,让孩子既能享受假期,也能远离病毒侵扰。

先认清:手足口病的“真面目”

手足口病并非“小病”,是由肠道病毒(以EV71、柯萨奇病毒A16、A6型为主)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婴幼儿是核心易感人群。

普通病例症状较轻,初期多出现低热、咽痛,随后手、足、口、臀部等部位会冒出红色丘疹或疱疹,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可自愈。少数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出现以下4类“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送医。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39℃,常规退烧药效果差;精神萎靡、嗜睡,或突然烦躁、频繁惊跳。

要警惕:假期里的3大传播“陷阱”

国庆期间人员接触频繁,恰好给肠道病毒提供了“传播机会”,它的3种传播途径尤其容易在假期场景中发生:

密切接触传播:孩子在游乐场玩共享玩具、和小伙伴牵手拥抱、共用零食餐具,若接触到被患儿唾液、疱疹液污染的物品,再用手摸口鼻,就可能“中招”。

呼吸道飞沫传播:走亲访友时,若有携带病毒的人咳嗽、打喷嚏,飞沫会在室内或密闭空间(如汽车、景区排队区)短暂停留,被孩子吸入后引发感染。

消化道传播:在外就餐时,若餐具消毒不彻底,或孩子喝了被病毒污染的水、吃了未洗净的水果,病毒会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

记牢了:这份“假期防护指南”请收好

做好以下几点,能为孩子筑牢防护屏障,让假期既安心又开心。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抱孩子前,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搓洗至少20秒;若在外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临时清洁。

减少“密集接触”。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拥挤、通风差的场所(如热门景区室内场馆、大型商场游乐区);和其他孩子玩耍时,不共用玩具、水杯、毛巾,避免亲密接触。

环境消毒,不放过“细节角落”。随身物品勤清洁,孩子的玩具、安抚奶嘴、餐具,每天用沸水煮沸15~30分钟消毒;外出携带的小玩具,可用含氯消毒剂(按说明书稀释)擦拭后晾干。

居家/住宿多通风。在家或外出住宿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门把手、沙发扶手、床头等孩子常摸的地方,每天用消毒湿巾擦拭1次。

国庆假期,健康是最好的“礼物”。红古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家长,既要享受亲子时光,也要绷紧“防控弦”,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让孩子平安度过这个假期。

兰州市红古区疾控中心

2025年9月30日

来源:红古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