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州老房子(52)——叶楚伧故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0:36 1

摘要:叶楚伧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是一个政治文人,是国民党的显宦。苏州古城区中心皇废基13号有他的一处住宅,是一座二层洋楼,是他在1936年买下的,当时他接替绍元冲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有介绍说当初买下皇废基的宅子是旧房子,叶楚伧对其进行了重新修造,历时二年,建成

叶楚伧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是一个政治文人,是国民党的显宦。苏州古城区中心皇废基13号有他的一处住宅,是一座二层洋楼,是他在1936年买下的,当时他接替绍元冲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有介绍说当初买下皇废基的宅子是旧房子,叶楚伧对其进行了重新修造,历时二年,建成了一幢二层的洋房,外加一幢附房。

叶楚伧故居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建洋房是一种新潮,颇有摩登的意味。苏州有不少洋楼就是那些年陆陆续续建起来的。

叶宅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上下二层,底楼门廊、二楼阳台均立以四根罗马庭柱,柱顶雕以四季花卉。正门是三扇落地长窗,门窗是西式纹样,有大块玻璃相隔。二楼阳台栏杆镂空,作中国式喜字纹样。每层前楼有房三间,中间是客厅,东西二厢是居室。后楼有楼梯间和北房。其实还有一层阁楼,高可立人,开以老虎天窗。整座楼房有完备的上下水系统,地板用进口的企口地板,这在当时是很时髦的做法。

靠西侧是一幢二层附房,是下人居住的地方。正、附房由天桥相连。

东南二面建有一人多高的围墙,围出三个小巧的院落,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居住习惯,有院子,住得才安逸。东南角上开一小门,这是“巽位”,聚一宅之气。

这幢宅子,倒是暗合了不少东西方的古老理念。

叶楚伧故居一楼门廊

叶楚伧是国民党内少有的清廉官员,但他的住所还真不少。叶楚伧是昆山周庄人,老家有祖居“祖荫堂”,他青少年时代即居于此。南京、上海也有住宅,因为他在这二处地方住的时间最长。这些宅子应是“私邸”,南京的宅子情况不清楚,上海的宅子是在爱麦虞限路爱麦新村(今绍兴路绍兴新村),也是一幢三层洋房,由于叶楚伧在南京任职,所以由他的亲戚住着,他自己留了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间,每次到上海公干都住在这里。有史料记载,叶楚伧在苏州停留的时间不多,这所宅子买下之前,叶楚伧来苏州总是赶往周庄歇息,否则就住在苏州亲戚家中,很少在苏州旅馆打尖。所以,买下这幢宅子后,叶楚伧究竟住了多少时日,实在不好说。

据说,后来这幢洋楼卖给了江苏省议会秘书长同里人金祖泽,不知是在叶楚伧生前还是死后,总之,这幢房子确实有点鸡肋。

叶楚伧故居二楼客厅

叶楚伧是吴江汾湖午梦堂叶氏第三十四代孙,午梦堂叶氏自明中叶起,一直科甲连绵,代有才人,是吴中望族。

叶氏八世祖叶重元,为避倭寇之乱,于明嘉靖三十五年迁居吴江池亭村,并建有昆班,称“池亭女乐”,是为汾湖叶氏始祖,可见当时叶家已煊赫一时。

叶楚伧曾祖父叶春照,字霁天,号杏江。叶楚伧传记文章中都介绍他是清廷官员,但在叶氏家谱中未见记载,这是疑问。

祖父叶锦孙,字子云,号厚甫,太学生。科名上无所作为,却精于经商,在昆山周庄开了一家“叶太和”酱园,生财有道,不出几年,便创下了庞大家业,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园林祖荫堂”,这是叶家最高光的时刻。

叶楚伧故居居室

叶楚伧还有一个嗣祖父叶锦制,字子美,号艺卿,是五品衔的候选光禄寺署正,算是正经的仕途。

叶楚伧的父亲叶祥苞,原名其苞,字凤巢,是一个附贡生,后来弄了个从九品的试用小官。不过叶凤巢做官不行,经商也一塌糊涂,传记说他“生性慷慨豪迈,爱交朋友,而不事生产”,生意兴隆的酱园在他的打理下,一日不似一日,很快因无以为继而出兑,叶家从此家道中落,叶凤巢只得出外以塾师、游幕为生。不过他对叶楚伧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叶楚伧常用一个笔名“小凤”,就是纪念乃父而取。

叶凤巢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宗源。女儿名宗渊。

西洋式落地长窗

叶宗源,原名庆源,字卓书,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也有说是1887年),“楚伧”是他从事写作的笔名,取“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以“楚天伧夫”自况,表达反清的决心意志。其实,他还有不少笔名,如纪念亡妻周湘兰的“湘君”,模仿古人叠字名的“叶叶”,等等。郑逸梅先生曾很有趣地解释“叶楚伧”三字的读法,“叶字应唸成“摄”字音,故成语“叶公好龙”,按说应唸成“摄”公好龙方是。而“伧”字不应该读成“仓”音,应唸成“春”音,所以,叶楚伧之字,当唸成“摄楚春””。有人对叶楚伧说,先生大名被人唸错了三分之二,叶楚伧笑回“习非成是,只能随俗了”。

叶楚伧少年伶仃,乃母王氏在叶楚伧十一岁时去世,凤巢先生继娶任氏、倪氏,但二个后母对这对兄妹疏于照顾,致使他们“少弱伶仃,困厄无以存生”。王氏的妹妹嫁给了吴县沈仲眉,沈家夫妇可怜这对兄妹,于是接过来扶养,形同再造父母。叶楚伧回忆说,“吾姨夫与姨母,乃推先考先妣之爱,以及藐孤;读则膏火,怠则枕簟,食则梁肉,衣则葛裘,维护所至,旣感余所亲受,益叹斯世所难能”。

叶楚伧故居的楼梯间

1907年,叶楚伧在苏州高等学堂毕业,时清政府有规定,高等学堂毕业生,可视为举人,授七品官职,于是学堂监督徇私舞弊,偷改学生成绩,群情大忿,痛殴学堂监督,学校当局平时忌惮叶楚伧言行,于是指认他为主谋,叶于是锒铛入狱,幸得乃师陶小沚出面营救,出狱后,在柳亚子和表兄陈去病的帮助下,避祸汕头。

当时,陈去病在汕头办《中华新报》,因病辞归,于是力荐表弟叶楚伧出任主笔,从此,叶楚伧和报纸结下不解之缘。《中华新报》创办人是同盟会元老谢逸桥、谢良牧兄弟,在他们的介绍下,1909年,叶楚伧加入了同盟会。随即,1911年,叶楚伧参加了姚雨平为总司令的广东北伐军,叶楚伧任司令部秘书兼参谋,这是他短暂的军旅生涯。

洋楼里的转角楼梯

1909年11月,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等人在苏州虎丘山下成立南社,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1910年,经表兄陈去病介绍,叶楚伧加入南社,证号32,可见,他是南社最早的成员。那年叶楚伧长子出生,取名“南”,以示纪念。

1912年,应陈其美之邀,叶楚伧出任《太平洋报》主笔,同年,又应于右任之邀,叶楚伧出任《民立报》主笔。1915年,陈其美创立《民国日报》作为中华革命党的机关报,后来又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叶楚伧出任主笔,直到1926年,应蒋介石之邀,赴广州出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叶楚伧的办报生涯才告结束,从此一步挤进国民党权力的核心。

罗马柱上的纹样

叶楚伧办报十几年,常常因经费左支右绌而陷入困境。《民国日报》初创,在军阀夹缝中生存,年年巨亏。叶楚伧只得自己想办法,家中衣物典质殆尽。他当时在复旦大学做国文科主任,白天上课,晚上到报馆写稿、办公,用教职的薪水贴补家庭及报馆开销。常常那边排版已好,这边等着白纸开印,焦头烂额。有一天,一位老友来访,叶楚伧请老友喝酒,酒酣之后老友欲回家,遍寻自己那件大衣,叶楚伧说,“实在对不住,尊衣已放进高墙里头去矣。今天就在这里将就着睡一夜罢。如必欲走,则我的破大衣无妨借去一用,实在因为当不起钱也。尊衣明日一定赎回,完璧归赵”。老友哭笑不得,自己出钱将大衣赎回了事。

洋楼前的小院

叶楚伧善饮、好饮,他写稿时,常常左手酒杯,右手毛笔,酒酣文备,洋洋洒洒。一次,胡朴安约叶楚伧、陆秋心在四马路豫丰泰小聚,叶楚伧先到,遂要酒独酌,见对桌一酒客也在独酌,于是二人暗自对垒,你尽一壶,我尽一壶,引得其他吃客诧为异事,等胡朴赶到,两人已尽十六壶也。胡朴安相互介绍,于是三人重新入座,再饮。

国民党原中宣部秘书方治回忆说,“楚公嗜饮举世皆知,总统蒋公曾特许他于开会时以酒代茶,但须杯上加盖,以免酒气冲人”。

叶楚伧自己也为自己的酒态写照:“酒中人是性中人,豪放恬样各有真”。他的朋友汪东说,“恬样二字是楚伧自写其照”。

叶楚伧故居西侧的附楼

1946年2月,叶楚伧因胸膜炎病逝于上海,陈果夫在这天的日记里说,“叶楚伧先生今日病故,饮酒过度,减其寿命也”。旁观者门儿清。

叶楚伧三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创办了《中央日报》、中央广播电台,任过二年的江苏省政府主席,止于立法院副院长。不过在行政任上政绩平平,不似他在报坛、文坛上风生水起。但有一点是在民国政府系统中难得的,一是不拉党结派,二是清廉自持。他自称是国民政府的“甘草”,和谁都搭得拢,所以秘书长的职位一坐就是十几年。在江苏省主席任上,他就在省政府办公楼边的二间平房里居住,一天,邮差送邮件,叶楚伧亲自开门,邮差说要送叶主席本人,叶楚伧说“我就是”,邮差将信将疑把信交给叶楚伧,满腹狐疑,堂堂省政府主席,怎么会自己开门呢?

嵌着彩色玻璃的西式大门

在政治上,叶楚伧不是共产党的同路人。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明确表示反对。1925年,林森、戴季陶、邹鲁、居正、叶楚伧等人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明确反对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史称“西山会议派”,这是国共合作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共活动。1932年,叶楚伧发起成立“中国文艺社”,目的是对抗共产党倡导的“左翼”文艺,成立大会在南京华侨俱乐部举行,有五百多人出席,其中不乏有后来影响巨大的文艺界人士。

不过,叶楚伧也有和共产党人合作的一面。叶楚伧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负责上海工作,他和恽代英合作主持上海国民党市党部全面改组事宜,宣传北伐革命,当时,国民党在上海还处于地下状态,叶、恽二人常常借租界戏院,进行半公开的集会。

叶楚伧故居外观

叶楚伧和至交柳亚子渐渐疏离,也是源于政见的不合。1923年,由于柳亚子不满于南社有些成员“打到旧文学”等观点,开除了一大批成员,以致最后解散。1924年,叶楚伧、柳亚子等人发起成立新南社。在筹备新南社时,叶楚伧告诉柳亚子,要他“不要走在国民党的前面”,柳亚子说起,“成立布告内,有这样几句话:“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楚伧不满意的,也许就是末一句”。

叶楚伧留下的诗文小说剧本很多,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查查。 八卦一下他的文集《小凤杂著》,有一篇《金昌三月记》,写叶楚伧年轻时拥妓之事,可谓少年风流。篇中笔墨淋漓描摹了金昌名姝十人,有美仁里花绮,同春坊花珍,谢英,阿黛桥李双珠及侍儿阿金,尤其是安乐里王宝宝,又名王三,柔美善饮,和楚伧相约一诗一酒,于是,叶楚伧成《金昌杂咏》三十绝,王宝宝连饮三十觞。文人雅事,诗酒风流。

来一张叶楚伧故居的立面图

叶楚伧原配周湘兰,继室吴孟芙。有三子一女。

长子叶南,次子叶容,三子叶元。叶元是上海教育学院教授,编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林则徐》。一女叶吉益,曾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后补委员、上海市农工民主党干部。

来源:二马瞎逛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