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第28届推普周,主题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届推普周公益宣传片以“同心圆”为创意核心,通过各行各业代表讲述与普通话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普通话在促进个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第28届推普周,主题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届推普周公益宣传片以“同心圆”为创意核心,通过各行各业代表讲述与普通话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普通话在促进个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普通话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更是人机交互、信息获取、参与数字生活的基本能力。
我们应当构建长效机制,实现从“活动式”到“常态化”的转变。推普工作不能仅限于“宣传周”,要融入日常生活。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打造高质量语言类节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网络平台要运用技术手段,开发“智能纠错”“用语提示”等功能,帮助网民规范使用语言。社区可设立“语言文明岗”,开展“邻里诵读会”等常态化活动,让推普工作落地生根。
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我们每个人也都应当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立足本职岗位,争做推广普通话的践行者。在工作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在书写交流中使用规范汉字,这既是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沟通效率和社会文明的提升。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普通话更能体现专业性和包容性,让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作为家长,也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的跨越。要认识到,语言能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除了营造说普通话的家庭环境,更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深度语言能力。可以通过设立“家庭阅读时间”,开展“亲子朗诵”“亲子书法练习”等活动,在增进亲情的同时提升语言素养。
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站稳课堂主阵地,深入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诗词大会”“诗朗诵”“书法比赛”等多种活动方式,引领学生体会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推动“跨学科语言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语言规范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齐鲁大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重视教育、崇尚文明是山东人民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将推广普通话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创新推普方式,拓展推普覆盖面,让普通话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同心圆”,共同营造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浓厚氛围,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助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滨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