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8月的时候,美国就把407个产品类别归成了“钢铝衍生产品”,风力涡轮机、推土机、家具这些都在里面,只要产品里有钢铝成分,就得交50%的关税。
2025年9月底,美国突然甩出个关税“大招”,对进口钢铝衍生产品收50%的税,而且清单还在一个劲往大了扩。
别说风力发电机、火车车厢这种大家伙,连家具上的小螺丝都没逃过。
欧盟钢铁行业之前已经被关税折腾得够惨了,这下更是被按在“难”字上动弹不得。
这事儿不光欧洲头疼,连美国自己的进口商、老百姓都得跟着受影响,今天咱就好好捋捋这事儿到底有多乱。
今年8月的时候,美国就把407个产品类别归成了“钢铝衍生产品”,风力涡轮机、推土机、家具这些都在里面,只要产品里有钢铝成分,就得交50%的关税。
本来以为这清单就定了,结果9月15号又开始新一轮磋商,截止到29号,还打算给重型卡车、药品、厨柜也加上新关税。
美国商务部的凯斯勒副部长说,这么做是为了“堵上绕过关税的空子”,还说要帮本土钢铝行业起来。
本来想美国可能会留些余地,后来发现连家具上那点小螺丝都没放过,这哪是堵空子,简直是把网撒得密不透风。
查数据才知道,2024年美国从欧盟买的钢铝衍生产品就有480亿美元,现在90%以上的品类都要交税,本土钢企是能喘口气了,但其他行业可就难了。
更有意思的是,以前美国只对纯钢、纯铝原材料征税,现在连“带钢铝的制成品”都算上,覆盖范围比之前大了3倍。
很显然,这是想逼着下游企业比如汽车厂、家具厂,都去买美国本土的钢铝。
可问题是,本土钢铝产能就那么多,万一供不上货,或者价格涨得太狠,这些下游企业不还是得吃亏?
欧盟这边早就炸了锅,BusinessEurope的副总干事桑托斯说,美国对贸易的解读特别奇怪,清单一扩再扩,搞得欧美关系特别动荡。
“说不定今天是摩托车中招,明天就是带块小金属的桌子,后天又成了窗框”,她这话真没夸张,现在欧盟企业连自己的产品会不会被加税都搞不清,哪还有心思搞生产?
欧洲钢铁联盟更直接,说必须得搞点强硬的贸易措施,不然不光钢铁行业活不下去,整个欧盟制造业,还有几百万个高质量岗位都得没。
欧盟钢铁行业直接雇了120万人,连带着汽车、建筑这些行业的关联岗位有500多万,上半年钢铁出口量已经降了19%,对美出口更是跌了42%,再这么折腾,裁员潮怕是真的要来了。
英国的处境更尴尬之前没跟欧盟达成协议时,就先降了钢铁关税,本想跟美国好好谈谈,现在却得追着华盛顿问“到底哪些额外产品要交税”。
英国钢铁公司之前已经裁了1500人,产能利用率才62%,现在工会和公司都希望工业部门出个“支持承诺”,可这承诺要是没真金白银的补贴,怕是撑不起整个行业。
更何况,英国脱欧后没了欧盟的集体议价权,美国也没给特殊待遇,这两头不靠的滋味,怕是最有体会。
这关税就像扔水里的石头,波纹越扩越大,连美国自己人都被溅到了。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米勒教授算过,2024年受关税波及的进口货值至少有3200亿美元,7月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已经开始往上走,新关税一来,成本型通胀肯定还得涨。
看美国劳工局的数据,7月制造业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涨了1.2%,钢铝相关产品更是涨了2.5%。
如此看来,美联储想把通胀控制在2%的目标,怕是更难了。
就说家具吧,带钢铝配件的家具价格估计得涨8%到10%,普通家庭买家具的支出占日常消费的12%,这一涨,日子不就更紧了?
美国进口商现在更是欲哭无泪很多货都付了钱,正在往美国运,接吧,得补高额关税,不接吧,让船运公司在港口不卸货,损失更大。
全球货运巨头德迅集团的鲍德温说,现在只要产品带点金属光泽,或者跟钢铝沾点边,基本都在清单上,这监管方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德国一位议员还说,他去参观当地一家摩托车厂,厂主连摩托车用了多少钢材、铝材都没法拿出准确记录,连螺母螺栓里的钢可能都要交税。
无奈之下,厂主只能申报50%的关税,不然没申报全,就得面临200%的罚款这哪是征税,简直是把企业逼到了死角。
最后咱得说句实在的,美国这波操作看着是护本土产业,其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欧盟已经对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了25%的关税,全球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供应链也被搅得乱七八糟。
靠加税解决不了问题,坐下来好好谈,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才是真的能帮到行业,也能让老百姓少受点罪。
要是一直这么耗下去,怕是整个产业链上的人,都得跟着扛压力。
来源:由典学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