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线莲这东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你要是想把它种好,就得明白一个道理:这可不是种白菜,随便撒把种子就能长。它更像是在伺候一位脾气挑剔的祖宗,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一点都马虎不得。
金线莲这东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你要是想把它种好,就得明白一个道理:这可不是种白菜,随便撒把种子就能长。它更像是在伺候一位脾气挑剔的祖宗,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一点都马虎不得。
先说找地方这件事。金线莲对脚下的土壤讲究得很。它偏爱那种松松软软、透着气的酸性土,你要是给它一块板结的黄泥土,它肯定给你脸色看。自己配土其实也不难,记得一个原则:要松软、要肥沃、要排水好。普通的园土混上些泥炭土,再掺点珍珠岩,差不多按四比二比二的比例来,这就很像它老家的味道了。要是能再加点腐熟透了的有机肥垫垫底,那就更好了,算是给它准备了个舒适的温床。
温度是另一个关键。它骨子里是个南方植物,喜欢不冷不热的温柔乡。十八到二十五度是它的黄金温度,夏天太热了得帮着降温,冬天最要命,温度一掉到十度以下,它就可能冻伤,弄不好整个植株都救不回来。所以冬天你得格外上心,像是呵护怕冷的孩子。
光照这事儿也很有意思。它喜欢光明,却又害怕直接的太阳。强烈的日头一晒,叶子就容易发黄打蔫。最好是那种树荫底下斑驳的光影,或者你费心拉上一层遮阳网,过滤掉七八成的烈日。你把它想象成一位不爱出门的闺秀,需要的是柔和的散射光。
浇水绝对是个技术活。它喜欢湿润,但讨厌湿漉漉地泡着。你得让土壤始终保持一种微潮的状态,像是拧干的毛巾那种感觉。浇水的时机得自己摸索,天气热就勤快点,天气冷就懒一点。更麻烦的是,它不光要土壤湿润,还喜欢空气里有足够的水汽。空气太干燥的话,它也会无精打采。有空的时候拿喷壶在周围喷喷水雾,它会很受用。
通风是很多人忽略的一点。金线莲不喜欢闷着,待在空气不流通的角落里很容易生病。偶尔开窗通通风,或者放在有些微风的地方,能让它保持健康。
种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各有利弊。用种子播种算是最有成就感的,从无到有地看着它成长。种子得选饱满健壮的,处理起来也要耐心。去掉外壳后,要在氯酸钠溶液里泡个十分钟澡,消毒兼催芽。然后轻轻地撒在土表,覆上一层薄土,像是给它盖了层被子。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剩下的就是等待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分株则像是给植株搬家分家。选在春秋两季,找一盆长势旺盛的母株。分株前先控水几天,然后小心取出,洗净根系,用锋利的刀从根茎处分开。每丛最好保留五个以上的假球茎,这样成活率才高。分好后别忘了在伤口处消毒,抹上生根粉,这是防止感染、促进生根的关键一步。栽种时把假球茎埋入土中,铺上细石子,浇透水,然后放在阴凉处静养半个月,让它慢慢适应新家。
种下去只是开始,日常的照料才是真正的考验。浇水要见干见湿,既要满足它对水分的渴望,又要防止烂根。施肥讲究薄肥勤施,它胃口不大,生长旺季稍微补充些腐熟有机肥或兰花专用肥就够了。记住肥料一定要稀释得淡淡的,浓了反而会烧伤根系。有个小窍门,在肥水里加点硫酸亚铁,能让叶子更加翠绿油亮。生长季节还可以叶面追肥,用极稀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半个月一次,连续四次,效果不错。
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高温高湿的季节要特别警惕,炭疽病、螟蛾都是常客。要经常翻看叶片,一旦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用药要精准,别胡乱喷洒。
等到种下七八个月后,就可以考虑采收了。最好的时机是植株长到六到十厘米高,有五六个叶片,单株鲜重达到两三克的时候。这时的金线莲正值青春年华,药效成分积累得最足,采收正合适。
在我看来,种金线莲就是个细致活。你得懂它的脾气,顺着它的习性。它怕冷、怕晒、怕积水、怕闷热,你就得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和植物对话,你用心了,它自然会用茂盛的生长来回报你。虽然过程麻烦了点,但当你看到自己亲手种出的金线莲亭亭玉立时,那种成就感,绝对是买来的成品无法比拟的。
来源:精致DI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