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大罪人排名,个个都使华夏倒退百年,秦桧连前五都进不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4:13 1

摘要:历史长河从不是一条只知向前的坦途,有时它会因一个关键人物的荒唐决策、一场私心驱动的阴谋,突然拐进黑暗的支流。

历史长河从不是一条只知向前的坦途,有时它会因一个关键人物的荒唐决策、一场私心驱动的阴谋,突然拐进黑暗的支流。

正所谓“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有些历史人物,亲手向华夏大地撒下了漫天尘埃,让无数百姓扛着山走过漫长岁月,这便是千古罪人。

提起历史上的 “罪人”,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陷害岳飞的秦桧。可若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秦桧的罪过甚至挤不进前五。

以下八个人,他们的恶行超越个人道德的污点,每一个都让华夏文明付出了倒退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代价,他们的名字,该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永远警醒。

第八名:妖后乱政之始 —— 贾南风(西晋)

若要选一个 “打开华夏潘多拉魔盒” 的人,西晋的贾南风绝对当之无愧。这位皇后长相丑陋,心肠却比蛇蝎还毒,更要命的是,她还偏偏有一颗不安分的权力心。

西晋本就是个根基不稳的王朝,为了自己的权势,设计让司马炎将皇位传给智力低下的晋惠帝司马衷 —— 就是那个 “百姓没饭吃,为何不吃肉粥” 的昏君。

贾南风作为皇后趁机夺权。她先是设计诛杀了辅政大臣杨骏,又挑拨司马家的王爷们内斗,硬生生把司马家的 “亲戚矛盾”,变成了席卷全国的 “八王之乱”。

在这场持续十多年的战争中,中原大地成了人间炼狱,耗尽了中原王朝的元气。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拉开了 “五胡乱华” 的序幕。

此后近三百年,北方中原被游牧民族掌控,汉族百姓被肆意屠戮,华夏文明面临空前危机,差点断了传承。

贾南风的罪,不在她多狠毒,而在她亲手摧毁了西晋最后的稳定,让整个华夏文明坠入“衣冠南渡”的血泪长河。

第七名: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明末清初)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把吴三桂描绘成了为爱情背叛家国的 “情种”,可历史的真相,远比诗句残酷。

吴三桂从来不是什么痴情汉,他只是个把个人利益放在民族大义之上的军阀。

1644年,手握重兵的吴三桂面临人生最大抉择:效忠摇摇欲坠的明朝,归附新起的李自成大顺政权,还是投靠关外的清军?他最终选择了引清兵入关。

这绝非一时冲动,也不是为了红颜,只是他作为军阀的精致利己主义计算。这一计算误差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清军入关后,在中原大地烧杀抢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无数百姓死于屠刀之下。汉人失去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原政权再次全面被关外少数民族统治。

更讽刺的是,数十年后,已为清臣的吴三桂再度掀起“三藩之乱”,再度荼毒生灵,百姓又遭了一次劫难。

有人说吴三桂是 “被逼无奈”,可再无奈,也不该拿整个民族的命运做赌注。

他的反复无常,足见其心中从未有家国,只有一己之私。

第六名:自毁长城的 “功臣”—— 秦桧(南宋)

秦桧作为中国历史上 “奸臣” 的代名词,其犯下的罪家喻户晓。

岳飞率领的 “岳家军” 本是南宋的希望,他们一路北上,眼看就要收复失地,迎回被金国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

可秦桧却在宋高宗的默许下车,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最后在风波亭将其杀害。岳飞一死,南宋的抗金士气彻底崩塌,从此只能偏安江南,苟延残喘。

秦桧为何要这么做?传统观点认为他是金朝派来的奸细,但我认为的是他精准地揣摩了宋高宗不愿迎回徽、钦二帝的小心思,主张议和以巩固自己的权位。

秦桧之罪在于折损了民族的脊梁,使南宋丧失了恢复中原的最佳时机,奠定了苟安格局。

但他只是南宋朝堂的 “蛀虫”,而非整个华夏文明的 “掘墓人”,何况后面还有一个主子赵构。

秦桧其罪毋庸置疑,但我认为没有秦桧,也有李桧、孙桧。

第五名:土木堡战神 —— 朱祁镇(明朝)

如果说秦桧是 “坏”,那明英宗朱祁镇就是 “蠢”,而且是能把整个王朝拖垮的 “蠢”。

这位皇帝的人生堪称荒唐:年轻时想效仿祖辈当 “战神”,不顾大臣反对,仓促拼凑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

啥都不懂的他把指挥权交给了只会捞钱的王振,结果打了一场让明朝由盛转衰的败仗;明军全军覆没,二十万精锐死伤殆尽,连朱祁镇自己都成了瓦剌的俘虏。明朝的武将集团几乎被一锅端,朝堂上只剩下文官集团,从此明朝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

当了俘虏后没想着殉国,却帮敌人劝降;被放回来后,又发动政变,杀了忠臣,继续当昏君。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大明开国几十年攒下的家底,被他一次亲征败得干干净净,亲手断送了明朝的盛世;

后来用一次忘恩负义的政变,寒了天下忠臣的心。明朝的衰亡,从他这里开始,就已经注定。

第四名:艺术天才与亡国之君 —— 宋徽宗赵佶(北宋)

宋徽宗赵佶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天赋最高的皇帝。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俊朗飘逸,他主导的花鸟画精致绝伦,他甚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艺术学院——画院。

做艺术家是合格的,但作为皇帝,他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穷奢极欲,兴建艮岳,搜罗天下奇花异石,弄得民不聊生;他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朝政腐败透顶;在外交上短视无能,轻率地与金朝签订“海上之盟”,最终引狼入室,亲手埋葬了整个王朝。

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徽钦二帝及后宫妃嫔、宗室贵戚三千多人被掳走,北宋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这场空前的灾难深深烙印在汉民族的集体记忆里,成为千古之痛。

第三名:儿皇帝的 “大礼”—— 石敬瑭(后晋)

石敬瑭是中国历史上最无耻的“皇帝”:45岁认34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割让燕云十六州(今北京、河北、山西北部),换来了“儿皇帝”的称号。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天然屏障,没了它,契丹骑兵可以长驱直入黄河流域。石敬瑭这一割,让中原王朝失去了四百年的战略缓冲。

北宋为收复燕云耗尽国力,终其一生都没能拿回;金灭北宋后,这里成了南侵的跳板;直到明朝朱元璋才彻底收回。

他为了个人的“皇位”,出卖了民族的根本利益,丢尽了汉人的脸,给后世留下了无穷的隐患,是汉民族永远的耻辱。

二、安禄山:盛世的掘墓人

公元755年,当唐朝进入开元盛世的顶峰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几乎将这个辉煌的帝国摧毁。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15万大军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

这场叛乱持续八年,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对经济、文化、人口、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摧毁。

盛唐的繁华一去不返:人口从乱前的5000多万锐减至1700万,黄河流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辽阔西域从此渐渐沦落成异域,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收复。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蹶不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盛唐时期的 “开放自信”,在这场战乱后消失了。

唐朝从此由盛转衰,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华夏文明也从 “向外开拓” 转向 “向内保守”。

安禄山的罪,在于他用一场叛乱,终结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盛世。他不是第一个叛乱的将领,却是第一个能把一个王朝从巅峰直接拽进深渊的人。

第一名:近代屈辱的总根源—— 慈禧太后(晚清)

如果说前面七个人的恶行,还只是让华夏文明 “倒退”,那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就是把中国拖进了 “近代屈辱的深渊”。

在她掌权的近半个世纪里,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中国在她的统治下,一次次错失机遇,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慈禧太后的核心目标只有手中的权力。1861 年,任何只要威胁到她的权力行为,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打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是如此。

1900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慈禧一开始想利用义和团对抗洋人,后来看到洋人兵临城下,又立刻转向 “求和”。

她留下一句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逃亡西安,把烂摊子留给了百姓。最后清朝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列强 4.5 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十年的财政收入。

在慈禧掌权期间,清朝经历了甲午战争惨败、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领土被肆意践踏。

她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为了自己的六十大寿,不顾国家安危;她对百姓极尽搜刮,对列强却卑躬屈膝。

慈禧不是不知道世界在变,只是她宁愿看着中国落后挨打,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因此在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前,将中国彻底拉入泥潭,任谁都能来踹一脚,这才造成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

我们今天讨论 “历史罪人”,不是为了发泄情绪,更不是为了 “翻旧账”,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这就是历史的镜鉴,也是我们回顾这些往事的意义所在。

来源:长风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