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这5点很重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2:12 1

摘要:2023年,被告人邓某与被害人姚某达成直播代销服装的口头约定,并于同年7月签订《抖店合伙协议书》,代销被害人姚某供货的服装。

这两天有不少关于“诈骗”的案件咨询,有刑事辩护也有要控告的。

其中,合同诈骗罪问的比较多,有被骗货款的,有被骗走保证金的等等。

其实,不管是从刑事控告或者是刑事辩护的角度,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都需要满足这5点。

1,是否采取欺骗手段;

2,是否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

3,是否具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行为;

4,如何处置合同标的物;

5,违约后是否具有承担责任的表现。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2023年,被告人邓某与被害人姚某达成直播代销服装的口头约定,并于同年7月签订《抖店合伙协议书》,代销被害人姚某供货的服装。

邓某在没有批量网络代销能力的情况下,通过篡改抖音直播间销售数据、先返还小部分货款给被害人等方式(欺骗手段,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营造直播代销业务火爆的假象,诱骗姚某持续向其大批量供货,累计骗取所供服装14.96万件(价值共计972万元)(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给姚某造成损失共计923万元。

同时,被告人邓某甲将上述被害人所供服装中的绝大部分服装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变卖给蔡某(处置合同标的物不合常理),得款共计约人民币374万元,后以租赁豪车、购买奢侈品、支付高额酒吧餐饮消费等方式进行大肆挥霍,并逃匿到长沙等外地市。(非法占有目的)

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邓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

二、责令被告人邓某退赔被害人姚某923.9573万元;

三、缴获作案用的手机,依法予以没收。

再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先履行小额合同,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在收受对方当事人货物后逃匿的,足以认定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上述行为,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来源:案例库2023-03-1-167-007

案例二:被告人在签订、履行房屋买卖合同过程中,隐瞒房屋被司法查封不能办理过户的事实,骗取他人购房款且数额较大,用于归还借款等个人支出,既无履约条件,又无退款能力和行为,且更换手机号码后潜逃外地,应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来源:案例库2023-03-1-167-011

来源:紫气东来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