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30 日早上, 2025 年香港募资额第二大 IPO 紫金黄金国际( 2259.HK )在港交所挂牌,总募资额约 250 亿港元(未计绿鞋),仅次于宁德时代 410 亿港元。除此之外,今日在港挂牌的企业还有博泰车联网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这两家募资额度
位于中环的港交所金融大堂可能是今年全球交易所中诞生千亿市值公司最多的地方。
9 月 30 日早上, 2025 年香港募资额第二大 IPO 紫金黄金国际( 2259.HK )在港交所挂牌,总募资额约 250 亿港元(未计绿鞋),仅次于宁德时代 410 亿港元。除此之外,今日在港挂牌的企业还有博泰车联网和深圳西普尼精密科技,这两家募资额度 相 较 之下 非常少 ,分别为 9.1 亿港元和 3.14 亿港元。
紫金黄金国际 开盘 后 跳 涨 6 0 % ,市值超过 3 0 0 0 亿 港元 。这是香港今年第七个市值超过千亿的 IPO 项目。在此之前市值超过千亿的 IPO 为 宁德时代、恒瑞制药、三花智控、 海天 味业等。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天佑 、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及总裁翊庭等香港金融界重要人士 , 以及紫金矿业创始人陈景河、福建省龙岩市常务副市长陈厦生等都出席了紫金黄金国际在港挂牌仪式。
矿业领域外的人可能对陈景河并不熟悉。不过,早在 2020 年,当时 63 岁的陈景河娶了一位年仅 38 岁的女士而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因此破圈。
除此之外,港交所大堂里也聚集了不少紫金黄金国际的机构投资者。部分获得国际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曾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大家都在疯抢,得靠实力才能拿到紫金黄金的货”。因为紫金黄金的认购非常火爆,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拿到货就意味赚到了。
赚钱是机构投资者蜂拥“抢”购紫金黄金国际订单的最重要原因。“投资者对于紫金黄金的热情程度可能仅次于今年在港挂牌的宁德时代 IPO 项目。”一位在港经常参与打新的机构投资者 说 。
腾讯新闻《潜望》此前曾获悉,今年 5 月中旬招股期间,接近 200 家机构投资者参与宁德时代 IPO 的认购。上市资料显示,最后仅 23 家机构投资者获得宁德时代基石认购份额。
半年过去,投资者涌入港股市场的热情远超宁德时代挂牌的 5 月——当时港交所每日交投量约为 2100 亿港元,而截至 8 月底,平均每日交投已超过 2500 亿港元,港股的火热仍在持续, 9 月 29 日,港股交投量已经超过 3090 亿港元。
机构投资的热情更是如此。现在,更多的知名机构扎堆出现于紫金黄金国际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上。招股书显示,此次共有 26 家机构参与紫金黄金的基石认购,其中包括高瓴、施罗德、中国太保、景林 资产 、泰康人寿以及韩国头部资管未来资产金融集团等。这些机构认购总额(未使用绿鞋情况下)约为 124.68 亿港元,占了募资总额 249.84 亿港元的 49.9% 。
“紫金黄金国际 (2259.HK) 生逢其时,出生于港股的盛世时代 。 ”在港的金融圈人士 感叹 。
他们认为,现在港股市场交投创纪录的活跃、黄金价格也创新高,美联储降息等外部利好条件非常充足,再加上紫金黄金从紫金矿业拆分出来后,相当于更纯粹的黄金股,而且拆分后的公司财务数据也漂亮,“相当于多种利好 buff 叠加了”——这些内外部的利好因素共同构成了紫金黄金备受投资者追捧的原因。
大机构疯抢,“拿到即赚到 ” :
和公司关系足够铁或曾大量持有母公司股票
才有机会拿货
机构投资者“抢购“紫金黄金并非招股期间才发生的,早在市场传闻其将从紫金矿业分拆上市的时候就开始了。
紫金黄金于今年 6 月 30 日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不少机构投资者曾多次赴内地与紫金矿业高管团队见面,以确定可能的投资机会。
随后的 7 月和 8 月,不少在港的机构投资者都曾努力与紫金矿业的管理层接洽。腾讯新闻《潜望》获悉,最初紫金矿业的管理层曾提议,对于有意向参与紫金黄金基石认购的机构,可先买入相当数量的紫金矿业股份后可进入基石名单。不过,当时并未言明持有多少紫金矿业后,则可优先认购紫金黄金的股份。
直至 9 月 18 日,紫金矿业公告称,合资格 H 股股东每持有 344 股紫金矿业 H 股,可获 1 股紫金黄金国际股份的优先认购权——暂未知哪些机构投资者在此之前为了获得紫金黄金而加仓了紫金矿业。如后来的公告显示,紫金矿业合资格 H 股股东获优先认购紫金黄金国际 1745 万股预留股份的保证配额,占全球发售初步可认购股份的 5% 。
“持有紫金矿业股票的仓位确实会增加进入紫金黄金的基石名单的机会。“部分在基石名单的机构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暂未知现有的 26 名基石投资者是否全部持有紫金矿业的股票。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少紫金黄金的基石投资者确实持有或者曾经持有大量的紫金矿业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资本曾大量持有紫金矿业,一度于 2024 年第三季度之前出现于紫金矿业( A 股)前十大流通股中,随后可能因为其他机构买入更多而被迫退出前十大流通股名单。此次高瓴资本和新加坡主权基金 GIC 一样,成为获得了此次基石中最多份额的机构,分别认购了 1.5 亿美元。
除此之外,现在依旧位于紫金矿业( A 股)前十大流通股名单在的高毅资本,也于此次出现在了紫金黄金的基石名单中,且获得了 4700 万美金的订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30 日,位于流通股中第九位的高毅资管通过旗下产品持有 1.99 亿股紫金矿业。不过据媒体公开报道称,过去的几个月,高毅旗下产品陆续加仓了紫金矿业,现在持有 3.66 亿股。
部分基石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其所在的机构在获得基石份额之前,也确实持有不少紫金矿业的股票。与此同时,其所在的机构也是 26 位基石投资者中为数不多获得了国际配售的订单。
按照港股 IPO 的要求,国际配售部分除了基石需要锁定半年外,其他的股票则可随时卖出。今年港股 IPO 市场火热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疯抢“国际配售的额度时,越来越多的发行人选择一种“市场默认的做法”——即参与基石认购后,才有机会获得国际配售的机会。因此,在火热的 IPO 项目中,大多数获得基石的机构,也会获得国际配售的额度——这才使得机构有机会赚钱,毕竟如基石投资者锁定半年后,市场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腾讯新闻《潜望》获悉,此次紫金黄金过于火爆, 26 家基石投资者中,绝大多数机构都未获得国际配售的额度,仅有少数几家获得了国际配售。一位参与了此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认为,按照当下市场的状况和项目的热度以及头一天暗盘交易情况,国际配售获得份额的机构 , “拿到额度就是赚到,很爽”。
当然,也有部分并未参与基石认购的机构也获得了不少国际配售的额度。腾讯新闻《潜望》获悉,这是因为这些机构投资者现在依旧大量持有紫金矿业的股票。
不管是基石投资者还是国际配售的投资者,腾讯新闻《潜望》获悉,其中不少都与紫金矿业管理层关系比较近。
其中一位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类似紫金黄金、宁德时代这种爆火的 IPO 项目,僧多粥少,大多时候都由公司管理层少有的几个人最后决定订单的分配,只有和项目发行人关系足够好才有机会获得订单。用他的话来说,负责项目上市的投行在分配订单方面没有实际发言权。
对于港股火热的项目,要想获得额度,除非是类似于新加坡 GIC 这类长线大机构,大多数要么与公司管理层关系紧密,要么真金实银曾经或者一路支持公司发展。
备受追捧的背后, 生逢其时 的紫金黄金 IPO :
港股、黄金都创新高
“紫金黄金现在来上市,属于生逢其时,命好的案例。”一位在港的金融人士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
在他看来,紫金黄金上市恰逢港股暴涨期。自去年“ 926 ”以来(备注, 9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港股和 A 股都出现了一轮暴涨,且涨势延续至今。截至 9 月 29 日收盘,港股恒生指数高达 26622 点,创 2021 年 7 月以来最高记录。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也赞同这样的看法。他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包括紫金矿业在内的 IPO 打新近来备受欢迎,很重要一个原因则是港股的交投量起来了。公开数据显示,港股前 8 个月的每日交投量已经超过 2500 亿港元。
欧振兴还表示,随着美国降息,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资金流入香港,进一步利好港股市场,这也是当下投资者看好港股市场 IPO 的原因之一。近期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多次提及,自去年 9 月以来推动港股上涨的资金来源,除了内地的南向投资者外,其中约一半资金来自外资,主要为美国与欧洲投资者。
紫金黄金招股期间,除了机构投资者疯抢外,散户投资者下单也非常积极。公开数据显示,其公开发售部分(即散户认购部分)获得超过 190 倍的认购,认购规模超 4800 亿港币。
欧振兴认为,投资者热衷于打新,是因为今年港股市场打新赚钱效应明显。德勤的数据显示,今年赴港 IPO 的新股平均首日回报率相较于去年的 9% 明显提高至 33% 。
除此之外,欧振兴还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过去这段时间黄金价格一路创新高,也使得紫金黄金国际的 IPO 备受市场关注。紫金黄金国际的控股母公司紫金矿业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之一,其矿山遍布于吉尔吉斯坦等中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
在他看来,黄金越发成为金融机构及大多数国家、甚至个人的避险资产。这是因为,黄金因其货币、商品和金融属性的结合,已经被视为一种战略资源。
欧振兴认为,未来随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货币宽松周期更为频繁,黄金也将成为全球央行和投资者日益重要的资产配置。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新兴国家持续购买黄金。现在,黄金已经正式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央行第二大储备资产。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黄金占全球官方储备的比例达到 20% ,首次超过欧元的 16% ,仅次于美元的 46% 。
一位参与此次紫金黄金认购的基金经理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从紫金矿业分拆出来后,紫金黄金彻底成为纯粹的黄金股了,这非常重要,而且其自身的财务数据也不错,这些都是他们最后选择下单的原因。
财报数据显示,紫金黄金于 2022 年、 2023 年及 2024 年的营收分别为 18.18 亿美元、 22.624 亿美元以及 29.899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2% ,而其净利润则分别为 1.837 亿美元、 2.304 亿美元以及 4.814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 61.9% ——不少投资者认为这些数据属于行业中不错的。
或许正因为“生逢其时”,紫金黄金的上市价格比最初翻了一倍。一位早期接触过紫金矿业的投资者曾对腾讯新闻《潜望》透露,当初紫金矿业原计划的定价仅有现在的 50% 。现在,其定价为每股 71.59 港元。
这就意味着,紫金黄金当下的募资额(不计绿鞋)约 250 亿港元,远超最初的计划募资额——尽管如此,机构投资者和散户都蜂拥着抢购。
不过一位参与认购的机构投资者对腾讯新闻《潜望》表示,价格翻倍之后,紫金黄金的估值已经不低了。他不确定未来半年后解禁时,这些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如预期般获得相应的回报。
欧振兴则相对乐观些,他认为,当下这种蜂拥认购港股 IPO 的“狂欢”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会超过半年,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开始回调,美国降息等外部利好条件持续叠加下。
对于这样的热潮会持续至具体何时,包括欧振兴在内的大多数金融人士都不知道,但是他们认为,但凡有像紫金黄金这样财务数据漂亮、所属行业上行且是行业龙头公司的话,只要估值相对合理,在港股市场受到追捧并不意外。
来源:商财洞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