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来,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系统通过观看红色影片、走访慰问烈属、宣讲优抚政策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高擎红色旗帜,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奋进未来路。
连日来,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系统通过观看红色影片、走访慰问烈属、宣讲优抚政策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高擎红色旗帜,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奋进未来路。
光影回溯+思政教育
——以影为媒唤醒红色记忆
9月18日,一部微电影《烽火照黎明》,让大家以光影为媒重温历史,以精神为炬砥砺初心,于时空交错中,用心感悟铭记与传承的故事。
微电影播放时,恰逢几名退役军人前来办理优待证,一幅幅、一帧帧撼人心魄的画面,让他们自发地驻足、端坐、静看、沉思。
“没有先烈的前赴后继,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退役军人一定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新的战场上续写新的荣光。”退役军人王代金观影后感慨地说。
随后,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采取撰写观后感、讲述战斗故事等方式深化思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把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转化为践行使命、担当作为的动力,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这不仅是一部微电影,更是一次直抵心灵的精神洗礼。透过历史的底片,那些倒在黎明前的英雄,从未被国人遗忘,他们的赤诚之心,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耀光芒;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的背影,已化为信仰的火炬,指引着我们逐光而行。”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股负责人马鑫悦在观后感里写道。
慰问烈属+政策宣讲
——以敬传志赓续红色血脉
当中秋的明月即将辉映烈士纪念日的荣光,“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始心安”的深刻内涵便多了一份厚重。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曾永芳、彭昌珍等烈属家中走访慰问,替烈士回家看看。
曾永芳的父亲曾俊侯1951年入伍赴朝,1952年在朝鲜金花县因战牺牲。彼时,曾永芳年仅2岁。
近年来,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系统坚持“政策+服务+关爱”三位一体,通过定期上门走访、重要节日慰问、排忧解难等形式,让烈属们真切感受到缅怀有温度、尊崇有力度。
“慰问烈士家属,是对先烈先辈最深情的告慰;铭记英烈精神,是对家国情怀最坚定的传承。这场特殊的走访慰问,让缅怀、关怀增添了一份温情与温暖,我们胸中的家国情怀激荡得更为澎湃。”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贾小平说。
与此同时,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法规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走进街道。通过发放传单、阐释政策、办理业务等方式,向退役军人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政策规定,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退役军人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和权益保障。
口述战史+专题党课
——以声聚力燃动红色引擎
9月2日,广元市利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元市新联会邀请抗战老兵李俊秋、抗美援朝老兵任永泉为干部职工讲述战斗史,感受先烈先辈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抚摸着一枚枚斑驳的军功章,翻开一本本泛黄的书籍,抗战老兵李俊秋带领大家沉浸式回望烽火岁月。“我12岁当兵,今年93岁,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我都始终坚定必胜信念。现在我们拥有这么多的新锐装备,我们战胜敌人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广元市利州区结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深入开展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把退役军人期盼的“问题”变成“答案”、把“愿望”变成“现实”。(任开维)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