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起床发现脸肿肿、鞋子变紧?许多人以为是「胖了」,其实可能是水肿上身!现代人外食多、重口味,钠摄取超过建议量,长期下来不只容易水肿,还会让身体累积慢性病风险。本篇解析为何要减钠?并分享减钠适合人群、好处与饮食建议!
早上起床发现脸肿肿、鞋子变紧?许多人以为是「胖了」,其实可能是水肿上身!现代人外食多、重口味,钠摄取超过建议量,长期下来不只容易水肿,还会让身体累积慢性病风险。本篇解析为何要减钠?并分享减钠适合人群、好处与饮食建议!
为什么容易水肿?跟钠摄取量有关!
重点一⟫水肿定义与具体症状
水肿,其实就是代谢失常,身体某些部位堆积过多水分,常见于眼皮、脸部、手部、小腿、脚踝等部位。有些人早上照镜子发现脸部浮肿、下肢压下去会有明显凹痕,或感觉鞋子、戒指变紧,这些都可能是水肿的讯号。短暂水肿多和饮食、生活习惯相关,长期水肿则可能是心肾疾病的征兆,需多加注意。
重点二⟫钠摄取量超标是现代人水肿主因
如果长期吃得太咸,身体就会为了保持体液平衡而启动「锁水机制」,让水分留在细胞内,自然就容易出现脸肿、脚肿的现象。
重点三⟫隐藏于外食与加工食品中的高钠危机
多数人以为只要少加盐就能减少钠,其实除了盐之外,腌渍食物、加工食品、酱油及各式调味料等也都有不少钠。像市售泡面、腌菜、香肠、鱼丸、饼干、面包、糕点等,往往含有大量隐藏钠,无形中就吃进了许多钠。以下将帮大家解析饮食钠摄取量超标的危害以及减钠的好处!
钠摄取超标会怎样?减钠的3大健康好处与功效
减钠功效一⟫控制血压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
钠摄取超标不仅可能引发水肿问题,许多研究也显示,长期高钠饮食会显著提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等权威组织证实,减少每日钠摄取量,能显著降低收缩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亦指出,减少钠摄取可有效减少中风、心脏衰竭等重大健康问题。
减钠功效二⟫避免水肿、维持正常体液代谢
钠离子具有保水性,当摄取过量时,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于组织间。饮食少钠,有助于恢复体液正常代谢,减少水分不当堆积在组织的现象。对于经常感到「脸肿」、「小腿或脚踝肿」、「手指紧绷」的人来说,减少饮食钠摄取,并搭配足量的钾与水分,是促进代谢、改善浮肿的重要关键。
减钠功效三⟫保护肾脏,减少疾病风险
肾脏是身体调节水分与钠、钾等电解质的重要器官。如果长期摄取过多钠,肾脏必须不断加压运作,逐步增加肾脏过滤负担,进而造成组织损伤。国际研究证实,饮食减钠不仅有助预防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发生,也能帮助已有肾脏病的人延缓病程恶化。
消水肿的3大减钠技巧!优先推荐减钠盐
减钠技巧一⟫烹调使用减钠盐:减少钠但不减咸味的减钠第一步
所谓减钠盐,是指用「氯化钾」部分取代传统食盐里的「氯化钠」,减钠盐的钠含量与一般食盐相比,可以减少高达50%钠,同时保留自然咸味。只需要将家中习惯用的盐换成减钠盐,就能轻松实践减钠目标。
减钠技巧二⟫多吃新鲜蔬果,摄取钾加速排钠
新鲜蔬果大多含有富含的钾离子,钾离子会促进肾脏排钠,达到平衡体内水分、降低水肿的效果。像香蕉、奇异果、菠菜、地瓜、番茄、木瓜等,都是钾含量较丰富的蔬果。建议健康成人每日至少摄取三份蔬菜、两份水果,不仅可预防水肿,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与天然植化素,促进身体健康并预防慢性病。
减钠技巧三⟫减少酱料及加工食品,避开隐藏钠
调味料与各式酱汁通常含有不少钠,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吃进隐藏的钠。像酱油、沙茶、味噌、辣酱、烤肉酱和汤品等,钠含量都不低。外食族点餐时建议主动表明「少盐、酱料分开、酱汁少量」,尽量少喝汤、不沾酱,以蒸、煮、烤、清烫等料理为主。此外,购买包装食品时,也可以先阅读包装上的营养标示,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食品,更能帮助掌控每日钠摄取量,减少水肿及慢性病风险。
结语
水肿常被忽略,但其实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讯!掌握推荐的减钠饮食技巧、烹调改用减钠盐,不只能改善脸肿、腿肿带来的不适,也能帮助身体更健康,是现代人最简单又有效的日常保健方式。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