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0日早盘的A股,透着股说不出的微妙劲儿。上证指数开盘后慢悠悠往上爬,最高摸到3898.72点,离3900点就差一口气,但截至午间收盘只涨了0.32%;深成指、创业板指也差不多,分别涨0.28%和0.15%,也就科创50指数靠着科技股的劲儿,还维
2025年9月30日早盘的A股,透着股说不出的微妙劲儿。上证指数开盘后慢悠悠往上爬,最高摸到3898.72点,离3900点就差一口气,但截至午间收盘只涨了0.32%;深成指、创业板指也差不多,分别涨0.28%和0.15%,也就科创50指数靠着科技股的劲儿,还维持着1%以上的涨幅。
早盘的上涨,说白了就是科技和金融在撑场面,但架不住其他板块不给力。半导体板块是真强势,江波龙涨超18%,华虹半导体涨11%还刷新了历史新高,这背后是存储芯片的涨价潮根本停不下来。美光9月12号就暂停了DRAM报价,一周后重启报价直接涨20%-30%,闪迪也跟着上调NAND价格,现在DDR4现货价比年初涨了78%,创了三年新高。主要是大厂都在砍落后产能,转头去做HBM这种高毛利的高端货,传统存储芯片供给跟不上,AI服务器又抢着要,单台服务器的DRAM容量都从256GB飙到1.5TB了,涨价自然挡不住。
金融板块也有动静,证券ETF近一个月吸了超221亿资金,北向资金早盘净买42亿,重点加仓券商、保险这些低估值的票。可银行股不给力,早盘微跌0.15%,地产产业链也没起色,权重股掉链子,指数自然冲不动,在3890点附近来回拉锯。
虽说指数涨得磨人,但支撑行情的底气还是有的。资金面上,长钱正在慢慢进场。今年1月就说了,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新增保费得有30%投A股,光9月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就比上月多了800亿,未来几年的增量资金保守估计得万亿级。外资也在来的路上,美联储9月17号刚降了25个基点,利率调到4.00%-4.25%,还暗示今年内可能再降两次 ,中美利差的压力小了不少,北向资金9月累计净流入都快400亿了,创了单月新高。
基本面也在慢慢回暖,今天早上国家统计局刚出的9月PMI数据,制造业PMI升到49.8%,比8月高0.4个百分点,特别是生产指数飙到51.9%,创了近6个月新高,说明工厂的生产节奏在加快 。高技术制造业PMI还稳在51.6%,新质生产力的劲头没松,这跟科技主线正好对上了。
但老股民都知道,行情里的隐忧往往藏在细节里。一位在市场摸爬十几年的私募朋友跟我说:"3900点这位置是老压力位了,连接2007年和2015年高点的趋势线就在这,之前四次试探都没过去,套牢盘一堆。想冲过去?没2万亿以上的成交额根本没戏,现在这量还差得远。"
更关键的是节前情绪。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历来是"兑现获利+避险观望"的心态,2025年春节前最后一天就出现过缩量下跌、涨跌比1:2的情况。今天早盘虽说有资金进来,但不少前期涨得猛的科技股已经有资金在跑了,有只存储芯片龙头早盘冲高5%,后来又掉回2%,这就是短线资金在兑现收益。
板块分化的坑也没填上。科技、金融在前面跑,基础原材料行业却在跌,PMI降到47.5%,跟上游价格拉动效应减弱有关;服务业PMI虽说还在扩张区间,但比上月降了0.4个百分点,消费板块也没动静。"现在是局部热闹,没形成全市场共识,权重股不发力,想突破太难。"身边一位老股民这么说。
一是成交额能不能补到2万亿以上,这是冲关的"硬门槛",要是下午量跟不上,大概率就在3880-3900点之间晃悠;二是金融股能不能真发力,现在证券ETF资金进了不少,要是下午能从"脉冲式上涨"变成持续走强,说不定能带动指数破局;三是3880点能不能守住,这是早盘冲高后回踩的关键位置,要是守不住,可能会有避险盘出逃。
操作上,老手们的建议都挺一致:别追高。在3900点没有效突破前,不如聚焦两类票:一类是三季报预增明确的科技龙头,比如那些受益于存储涨价的企业,有公司已经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涨120%,这种有业绩托底的更稳;另一类是估值低的金融股,现在不少银行股市盈率才5倍出头,股息率快5%了,北向和险资还在加仓,安全边际够高。
要是仓位重,早上冲高的时候可以减点获利筹码,毕竟长假期间外围市场万一出点幺蛾子,回来开盘就被动。我身边的老股民都在说:"节前稳着点,节后看量再说,真要是补量突破3900点,再进场也不晚。"
说到底,早盘这"放量小涨"更像是资金在试探,不是真的要启动大行情。节前最后一天,资金很难形成合力,下午大概率还是在3880-3900点之间震荡。对股民来说,与其纠结下午能不能破3900点,不如踏实等节后——要是长假没利空,回来又能补量突破,那才是真的机会来了。
来源:薛定谔的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