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听起来有些生化的名词,简单来说,是身体进行一系列重要化学反应所必需的“通行证”和“催化剂”。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
我遇到许多患者,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医生,我血压/血糖有点高,除了吃药,我还能做点什么来预防脑中风?”
我的回答中,除了常规的饮食运动建议,有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那就是“叶酸”。
很多人对叶酸的认知还停留在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上。这固然是它极其重要的使命,但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叶酸,作为一种B族维生素(维生素B9),是体内“一碳单位”代谢的核心辅酶。
这个听起来有些生化的名词,简单来说,是身体进行一系列重要化学反应所必需的“通行证”和“催化剂”。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谢。
一、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垃圾”。正常情况下,它会被及时清理掉。而清理它所需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叶酸和维生素B12。
当体内叶酸水平不足时,这种“垃圾”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高Hcy血症)。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高Hcy血症是独立于高血压、高血脂之外的又一个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强力危险因素。它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不断抽打、损伤我们的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对于许多正在服用某降压药、某降糖药的患者来说,控制好血压、血糖是基石,但若能同时管理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疑是给自身的健康上了“双保险”。
这就是叶酸在慢病管理,特别是脑卒中预防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它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从另一个维度保护我们的血管,斩断中风发生的一条重要通路。
二、从什么年龄开始需要关注呢?
通常我们认为,35岁以后,人体机能开始步入一个缓慢的下滑通道,代谢效率也不如年轻时,就有必要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并维持体内叶酸的充足水平。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大量流行病学数据得出的前瞻性建议。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筛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适时补充叶酸,则更具现实意义。
关于补充剂量,基于诸如CSPPT(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试验)等多项大型权威研究的结果,对于有慢病背景、需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人群,推荐的叶酸日补充剂量是0.8毫克。
这个剂量被证明在有效降低Hcy水平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市面上有多种叶酸补充剂,如何选择呢?我常会建议患者关注产品的成分和剂量是否清晰准确。
比如斯利安叶酸片,它每片含0.4毫克叶酸,符合国际标准,每日两片,刚好达到0.8毫克的每日推荐补充量,方便患者记忆和服用,不易出错。
总之,叶酸这个小小的维生素,在慢病防控的大战场上,正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从代谢的源头入手,为我们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参考文献:
[1] Huo Y, 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therapy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mong adults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the CSPP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5.
[2] Wang X, et al. Ef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Stroke Prevention: A Meta-Analysis of Lar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ci Rep. 2020.
[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 [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0,7 (3):283-288
[4] Miller ER,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5;142:37-46
来源:天天听健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