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你们看了最近那个《守护者们》没有? 我才刷了四集就忍不住要来唠唠了。 张一山在里面演个特务,好家伙,那表演幅度大的,我以为他在演舞台剧呢! 镜头一怼脸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全在使劲,挤眉弄眼咧嘴笑,手指头还不停搓裤缝,整个人跟通了电似的抖个不停。 谍战剧哎,要
哎你们看了最近那个《守护者们》没有? 我才刷了四集就忍不住要来唠唠了。 张一山在里面演个特务,好家伙,那表演幅度大的,我以为他在演舞台剧呢! 镜头一怼脸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全在使劲,挤眉弄眼咧嘴笑,手指头还不停搓裤缝,整个人跟通了电似的抖个不停。 谍战剧哎,要的是隐忍克制对吧? 他倒好,活脱脱把地下工作者演成了马戏团猴王。 他那口京片子,一开口就是“爷们儿咋地”,瞬间把上海滩的紧张氛围整成了北京胡同唠嗑。
说到这个一人分饰两角,张一山可是老熟客了。 从《柒个我》的七重人格到《亲爱的你》的双胞胎,这次又来个特务和戏子。 但你说他演出了啥区别? 反正我是没看出来。 两个角色除了衣服不一样,动作表情全是复制粘贴。 对比下潘粤明在《白夜追凶》里演兄弟俩,人家靠驼背和眼神就能让你分清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张一山这可好,李约瑟和丁一站一起,观众还得靠字幕提示才认得出来谁是谁。
观众吐槽说看了半天发现他还是在演刘星!那个《家有儿女》里贫嘴滑舌的小子长大是长大了,可那股子油滑劲儿压根没变。 说话挑眉、撇嘴的小动作,跟二十年前的刘星一模一样。你说这童星出身吧,有时候真是把双刃剑。 小时候演得太深入人心,长大了演啥都让人串戏。 我朋友直接发微信吐槽:“这不就是穿中山装的刘星在玩间谍过家家吗? ”
巧不巧? 上个月杨幂在《生万物》里也栽了跟头。 她演个农村妇女,结果台词含糊得像含了口水,难过就瞪眼,着急就抿嘴,全程一张偶像剧脸。 看着她在玉米地里干活,手心比脸还白,挥两下锄头就喘大气,观众当场就出戏了。 不过人家杨幂后来靠老年妆逆袭了,口碑愣是给捞回来一点。 但张一山可能没这运气了,《守护者们》连剧情都被骂是漏洞百出,什么特务接头像送外卖、密码系统像玩具锁,豆瓣短评区简直成了大家来找茬现场。
说到这儿我真得提一嘴张一山当年的《余罪》。 那会儿他演个小混混警察,痞是痞了点,可眼神里的算计和正义感平衡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兄弟死的那场戏,他强装镇定可手在抖,那个细节多绝啊! 怎么现在反而越演越倒退了? 有人说他是不是被“童星滤镜”坑了,从小在剧组学的那套表演模式太固化,遇到复杂角色就只会使劲往外放,不会收着演。 你看同样是童星出来的张子枫,人家在《我的姐姐》里剪短发、去医院实习体验生活,演得多自然。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这娱乐圈对童星也挺矛盾的。 一边嫌人家演技模式化,一边又老拿他们小时候的角色说事。 张一山长大后被嘲长残了,杨紫一度接不到戏,曹骏在《演员请就位》里直接被评为市场最低档。 观众看着他们长大,就跟自家孩子似的,换了个造型谈个恋爱都有人喊“幻灭”。 但问题是你不能要求演员一辈子演小孩吧? 吴磊从飞流到黎簇再到《星汉灿烂》的将军,那是一步步用角色带着观众改观印象的。 张一山这次吧,好像就缺了这么个过渡。
现在《守护者们》的弹幕简直成了演技吐槽大会。 有人建议张一山学学韩东君,人家在剧里穿个西装往那儿一站,眼神沉稳得像老特务,观众立马就信了。 还有人说你看王阳在《叛逆者》里演反派,动作不大可压迫感十足,这才叫谍战剧的演技。 我倒觉得张一山不是没实力,是没找对方法。 他那个雨夜诀别的花絮镜头里,浑身湿透眼神压抑,反而比正片里正常多了。
但你们发现没? 现在观众对演技的要求真是越来越细了。 早年夸演员就是“炸裂”,现在连微表情、台词气息都有人逐帧分析。张一山戏外还说过“娱乐圈水太深”,抱怨过行业里不是光靠实力说话。 可观众谁管你水深不深啊,荧幕上见真章呗。杨幂能靠老年妆翻身,张一山要是后续剧情还是这个演法,怕是真要坐实“刘星长大后演技倒退”的标签了。
对了,最后扔个问题啊:你们觉得童星转型失败的锅,到底该演员自己背,还是观众“童年滤镜”太厚? 我前两天看个评论说“张一山们最大的悲剧,就是观众永远记得他们最好的样子”。 这话听着有点心酸,但换个角度,要是新角色永远超不过旧形象,是不是也说明演员本身就在舒适区里没出来?
来源:小张是个粘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