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骗局!直播间买壶90%人已上当,一定要收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1:19 1

摘要:昨晚刷到一个直播间,主播把一把“顾景舟再传弟子全手工”的壶举到镜头前,灯光一打,泥色温润得像刚泡开的龙井。

昨晚刷到一个直播间,主播把一把“顾景舟再传弟子全手工”的壶举到镜头前,灯光一打,泥色温润得像刚泡开的龙井。

弹幕齐刷刷刷“冲”,我手一抖差点也点进小黄车。

结果今天一早,宜兴市监局通报就来了:那把壶的作者根本没职称,直播间被罚28万。

屏幕那头的“家传绝学”,转头就成了罚单上的黑字,这落差比过山车还刺激。

以前说紫砂水深,顶多担心买到灌浆壶,现在套路升级得连老玩家都头皮发麻。3D扫描+激光刻章,时大彬的壶连内壁接缝都能复制得一丝不苟;福建批发的“海外回流老壶”,鞋油抹一抹、高锰酸钾泡一泡,百元成本摇身一变成“孤品”。

最离谱的是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提前录好“大师验货”视频,对着空气演戏,买家隔着屏幕数钱,骗子隔着屏幕数人头。

平台不是没动作。

抖音新规要作者亲笔授权、省级检测报告、证书编码三件套,听着挺像样,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有人把检测报告P成连环画,授权书打印店20块一张,编码?

随便编一串数字,反正90%的人不会真去扫码。

行业协会的自律公约签了37家,剩下没签的直播间照样把“秘炼老泥”喊得震天响,像极了我妈买菜时非要绕开贴了“有机”标签的摊位——不是不信,是信怕了。

说到底,紫砂这行最怕“故事”二字。

一个“家传”能溢价十倍,一句“大师关门弟子”能让助理工艺师的壶翻价到三万。

但故事听多了,泥料的砂感、器型的比例、落款笔锋的顿挫反而没人谈了。

就像相亲时对方反复强调“我爷爷是清华教授”,却绝口不提自己月薪三千——不是不能信,是得先验验真人。

现在想买个踏实壶,得先过三道关:江苏工美公众号查职称,宜兴陶瓷检测中心线上验泥料,再把直播录像存云盘。

价格也有锚点了,助理工艺师全手工3000起跳,低于这数的基本可以转身走人。

唯一防伪二维码能扫出制作全流程?

扫完记得核对证书编号和壶底印章,别扫出个“该二维码已被查询128次”。

说到底,紫砂不是不能直播卖,是不能直播“骗”。

那些把直播间当戏台、把壶当道具的,罚28万只是开始。

真正的好泥料不用讲故事,它自己会说话——热水一浇,砂粒在壶身跳舞的声音,比任何“家传秘炼”都真诚。

来源:聪明的露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