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力房价比顾乡贵一倍,可大爷大妈还是坐公交去那儿买菜,你以为是图便宜?我同事一句话戳破:人家买的是‘被需要’。”
“群力房价比顾乡贵一倍,可大爷大妈还是坐公交去那儿买菜,你以为是图便宜?我同事一句话戳破:人家买的是‘被需要’。”
公交集团把63路发成地铁密度,5点40首班车,座位还没热就到站,司机都练出肌肉记忆:只要前门上来白发老人,直接问“去康安四道街?”——点头就踩油。
3分钟一班,比等自家电梯还快,省下的时间够在早市吃两套豆腐脑。
市监局小程序把全市菜价打成排行榜,顾乡早市直接挂“榜一”18.7%的折扣,480个摊位像480个直播间,价格实时滚屏。
大妈不砍价,先掏手机:“闺女,你家豆角比小程序贵两毛。”摊主秒怂:“给您按批发价。”那一刻,智能手机不再是年轻人的武器,是老年人的权杖。
群力新开的室内早市亮堂得像商场,日均1900人,顾乡露天2.8万,差距15倍。
我上周陪妈去群力,她转一圈就撤:“没熟人,菜喊不出名字。”我这才懂,便宜只是门票,熟人社交才是VIP通道。
卖鸡蛋的老李头记得我妈不吃洋鸡蛋,每次留土鸡蛋藏在纸箱最底下,像藏私货,这种默契空调房给不了。
74岁王大爷穿上红马甲成“银龄导购”,时薪18块还管早饭,他不要钱,就想听一句“谢谢大哥”。
帮老乡拎菜、教扫码、砍价砍到摊主求饶,一天走两万多步,比吃药管用。
人社局这步棋高,把老人从被照顾者变成早市NPC,价值感直接拉满,退休金瞬间像零花。
最野的是“候鸟专列”给买菜加挂行李车厢,20公斤菜48小时直达三亚。
哈尔滨大爷在三亚厨房拆开泡沫箱,豆角上还带顾乡的露水,海南邻居看懵:这菜坐过火车?
一张旅居证,让东北早市和海南早市实现冷链联姻,菜价差变成旅游附加值,谁还敢说买菜是低端消费?
我算了笔账:公交免费卡+比价小程序+银龄兼职,一趟顾乡早市最少省30块,一个月就是一部千元机。
可我妈说,她赚的是“被看见”。
在群力,她是排队领鸡蛋的老人;在顾乡,她是老李头留土鸡蛋的“VIP”,是红马甲大爷追着喊“老姐姐今天想买点啥”的主角。
便宜只是入场券,舞台灯光打在脸上的那秒,才叫生活。
来源:小流美食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