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举措,意味着停滞数天的中欧班列终于得以继续通行。此前,为了所谓“波兰公民安全”,波兰 政府曾果断关闭了全部对白俄罗斯开放的边境口岸。
25日凌晨,波兰方面突然宣布重开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边境口岸。
这一举措,意味着停滞数天的中欧班列终于得以继续通行。此前,为了所谓“波兰公民安全”,波兰 政府曾果断关闭了全部对白俄罗斯开放的边境口岸。
用他们的官方说法,这是因为俄白两国刚刚在边境地区举办了代号为“西部-2025”的联合军事演习,加之俄罗斯无人机曾短暂进入波兰领空,这些都让波兰感到压力倍增。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作为欧洲援乌物资的主要运输枢纽,自然对俄军的武装动向格外警惕。
尤其是担心相关运输线路成为潜在的打击目标。当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空域时,波方随即采取了严厉措施,加强边境管控,首当其冲的就是与白俄罗斯的口岸。
除了安全考量,波兰其实还藏着另一份“算计”。关闭口岸不仅是在应对地缘安全风险,更有意影响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
众所周知,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与欧洲间最核心的陆路货运通道,约有85%~90%的班列经由俄罗斯、白俄罗斯,最终进入波兰,之后分拨至欧盟各国。
波兰马拉舍维奇站更是这一通路上的关键枢纽。
一旦波白边境暂停通行,班列货物便会大量积压于白俄罗斯境内,延误交付,波兰 显然希望以此向中方施压——借助对运输链的掌控,牵制中国,试图促使中国就俄乌冲突问题向俄白两国施加影响。
那么,波兰为何最终选择重新开放口岸?原因有二:一方面,中欧班列受阻不仅损害中国利益,同样波及整个欧洲,连波兰自身也难免被卷入供应链混乱。
长时间关闭边境,欧洲多国必然会对此不满进而施压波兰;另一方面,中国早在之前就启动了北极航线等替代方案,避免全盘依赖单一路线,“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也意味着,波兰对中欧班列的运力限制,并不能让中国陷入被动,反而弱化了波方借此“要挟”的筹码。眼见无法达成预期效果,波兰只能选择恢复口岸通行。
然而,波兰的不满和焦虑并未就此消散。中欧班列恢复通行后不久,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又“开第二枪”,公开指责中国“有能力促使俄罗斯结束乌克兰危机,却迟迟不愿采取行动”。
这番言论可谓将波兰此前封锁边境的政治目的暴露无遗——他们期望以此将责任推向中国,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上发挥更大“影响力”。
对于波方的言辞,我外交部回应坚决,明确指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真正不愿结束战争、不断拱火浇油、甚至从中获益的另有其国,解决问题不能以莫须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
综上来看,波兰这一系列动作表面是应对安全挑战,实则暗中夹杂着地缘博弈和政治施压。
但中方早有准备,既确保物流畅通,也不为无端推责所困,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展现出稳健和冷静的国际态度。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