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中学,有一位教师,身形娇小,乌黑的波浪卷发披在双肩,一双充满智慧与温柔的眼睛,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忱,仿佛藏着无数关于教育的梦想与希望。她叫王昕欣。
在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中学,有一位教师,身形娇小,乌黑的波浪卷发披在双肩,一双充满智慧与温柔的眼睛,眼神中透着坚定与热忱,仿佛藏着无数关于教育的梦想与希望。她叫王昕欣。
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你
王昕欣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姥爷、姥姥和妈妈都扎根乡村教育。“小时候我就坐在教室一角,看着妈妈在讲台上讲课,黑板上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能将自己所知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我认为老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王昕欣心里想着,“长大后,我要像妈妈一样,当老师,教学生!”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教书育人对她来说,是与生俱来的使命。
2015年,王昕欣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同年,教育部主办的“播种未来与希望”特岗教师巡回报告会走进她的母校,5位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一线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她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成了“王老师”,踏上了那条小时候走过无数次的山路。
初为人师,我要尽己所能
初到村小,闲暇时,王昕欣会给班里女孩子们扎头发、剪指甲,和孩子们一起在萝卜地、土豆地劳作,教孩子们用英语说出各种蔬菜的名字,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
王昕欣带领孩子们到滑子菇大棚开展课外教学
一次,她发现班里有同学父母离婚,孩子变得沉默寡言。王昕欣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在生活上给予这个孩子更多爱与温暖。她经常找孩子谈心,送孩子学习用品,孩子也感受到了这份温暖,会悄悄把喜欢的小雪人彩泥放在她桌上。从那时起,她就想尽办法为孩子们送温暖,在团县委支持下,通过腾讯公益“爱心衣橱”项目为全校150名孩子申请到棉衣,当崭新的棉衣发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冬天也变得格外温暖。
我是老师,我要爱生如子
2017年王昕欣被分岗到香兰镇中学任教。香兰镇中学生源覆盖周边53个自然村,学生分散,家访难度大。起初王昕欣独自家访,遇到雨雪天,道路泥泞不堪,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乡间小路上。后来王昕欣和爱人一起,如今全校老师都参与进来,组成家访小分队,有组织地开展家访。王昕欣的丈夫姜德文说,“教育事业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爱她就要尊重她,成就她,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
王昕欣深知,乡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成绩?她不断探索,率先将AR技术融入课堂,枯燥的单词变成了可爱的动画形象,课文中的场景变得栩栩如生。
当孩子手捧课本问她“青花瓷是什么”时,一股心酸涌上心头,她意识到孩子的课堂不仅仅是在学校,还要见多识广,扩宽视野。于是她决定带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博物馆,让学生们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九届亚冬会召开之前,王昕欣还带学生们通过视频认识了不少冬季运动项目,教学生们用英语介绍这些项目,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能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家乡的美。
王昕欣深知,乡村孩子不仅渴求知识,也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和鼓励。她经常通过家访与学生走得更近,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内心世界。对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更是给予了格外的关爱。她创建了微信视频号“香中育梦星辰闪烁”,用来发布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内容,让家长们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们纷纷点赞留言,表达对她的感谢。
她所教的班级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多,家访中她收获了许多感动。小博爷爷奶奶送她时那饱含嘱托与期望的目光,小诺离别时渴望拥抱的请求,还有小旭在她辅导下英语成绩大幅提升……
王昕欣带领孩子们到汤旺河畔参观学习
“王老师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她总是那么温柔,那么有耐心。”学生们常常这样评价她。“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王老师发现后,不仅耐心地给我讲解错题,还一直鼓励我,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学生小旭感激地说道。
而在同事们的眼中,王昕欣是一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师。“她总是能想出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们都很佩服她。”同事吕俊毅老师称赞道,“而且她对学生的那种关爱,真的让我们很感动,她总是默默地为学生们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个人理想要融入国家发展需要
王昕欣在教育事业上成绩斐然,2023年入选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成员,赴武汉参加集训。在巡回报告成员座谈会上发言汇报时,她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故事和心得,得到同仁们的鼓励与肯定。
同年9月,作为全国百名优秀乡村教师代表走进杭州亚运场馆,现场的热烈氛围让她心潮起伏,她迫不及待地和孩子们连线分享亚运盛况,让孩子们也感受到那份激情。
2023年教师节,她在全省师德报告会上讲述和孩子们的故事,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事迹在全省教育系统展播。2024年,她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25年,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这是对她多年付出的高度认可。
王昕欣和学生在剪纸手工课堂上
2025年教师节前夕,王昕欣很荣幸作为全国8个优秀教师代表之一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把扎根基层教育的心里话讲给习近平总书记听。当她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时,心情无比激动,泪水夺眶而出。她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她和所有扎根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最大鼓舞和肯定。
不久前,她收到了高三学生的消息,许多学生的志愿都是报考师范类,选择回乡从教,续写“长大之后,我要成为你”的故事。王昕欣动情地说:“人们常用蜡烛、园丁和灯塔比喻教师这个职业,而我更喜欢蒲公英,它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乡村大地,却将种子播撒四方,年复一年,永不停息。我不苛求每一名学生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国之栋梁,我要他们开心、自信、自强,哪怕只是一棵小草,也要活出精彩的人生。”
王昕欣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更大的光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王昕欣必将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来源:黑龙江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