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牵手阿里云打出“王炸组合” 四款核心云产品即日起陆续上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0:57 1

摘要:今年5月,SAP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加速云转型。根据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采用SAP ERP私有云版本,来构建其企业基础架构。4个月后,在云栖大会上,Eric van Rossum宣布,即日起,四款SAP核心云解决方案将分批落地阿里云,向中国

IT时报记者郝俊慧

9月24日,来中国一周后,SAP行业与全球化首席产品官、SAP Business Suite首席营销官Eric van Rossum站上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

今年5月,SAP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加速云转型。根据合作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采用SAP ERP私有云版本,来构建其企业基础架构。4个月后,在云栖大会上,Eric van Rossum宣布,即日起,四款SAP核心云解决方案将分批落地阿里云,向中国企业提供服务。

“这是强强联手。”在接受包括《IT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Eric van Rossum表示,世界级的企业应用与全球领先的云基础设施合二为一,是本次合作的最大价值。

Eric Van Rossum与阿里云智能集团弹性计算产品线负责人、存储产品线负责人吴结生在云栖大会发布战略合作新进展

据了解,双方的合作将先在国内落地,未来将扩展至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四款核心方案落地路线图

Eric van Rossum详细介绍了四款核心方案在阿里云落地的路线图。

率先落地的是SAP BTP业务技术云平台,目前已完成在阿里云上的部署。该平台作为数字化的“底座”,核心使命是赋能企业客户,在现有的核心系统之上,灵活、高效地延展和开发新一代定制化应用与系统,为未来的生态演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Eric Van Rossum 介绍四大核心产品

到2026年第一季度,平台的应用层生态将迎来两大核心解决方案——SAP Cloud ERP (ERP云)与IBP集成业务计划云的落地,形成覆盖“业务执行”与“战略规划”的协同组合。

其中,ERP云将整合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客户体验与支付管理等核心流程,为企业运营提供经过全球实践检验的全栈式解决方案。IBP云则聚焦于供应链端,提供先进的预测与规划能力,与ERP云形成深度协同。此组合被业界视为助力企业实现端到端数字化转型的“王牌阵容”。

为满足特定行业客户的复杂需求,平台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扩展其部署灵活性,正式推出SAP Cloud ERP Private(ERP 私有云)。该版本主要面向业务流程高度复杂、受严格行业监管且定制化需求极高的企业客户,为其提供在私有云环境中的专属解决方案,标志着产品矩阵对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全面覆盖。

从公有云到私有云,SAP不同产品矩阵在阿里云上的落地,展现出双方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属性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战略决心。

出海:共同的目标

如果说在中国市场落地是合作的第一步,那么“出海”则是双方联手后更大的野心。

“中国市场对SAP至关重要,但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Eric van Rossum透露,SAP与阿里云的合作模式将有望复制到东南亚、中东、非洲等阿里云快速扩张的区域。

出海,是这几年中国企业言必称的关键词。从头部平台到中小微企业,正以集成化出海方式优化中国产业在全球的布局,而中国云服务商也纷纷加大了全球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布局。

不久前,腾讯提出“向全球化要收入规模”的战略方向,截至今年上半年,腾讯云在全球已经设立11个区域办公室,并部署了9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阿里云也在此次云栖大会上喊出要做“全球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并宣布了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region),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以便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AI和云计算需求。

阿里巴巴是云出海战略的领头羊。截至目前,阿里云已经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正加速打造覆盖中国、日韩、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的全球云计算一张网,为全球企业提供稳定充足的云计算资源供应和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及服务平台。据Gartner数据,阿里云是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

也正因此,SAP与阿里云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两者的携手是水到渠成的选择。此前SAP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多云战略,云产品主要部署于AWS、Azure和Google Cloud上,中国企业借助SAP的全球系统出海。如今,SAP联合段位日益提升的中国云服务商,与中国企业共同开拓全球新市场。

阿里云生态中有大量有全球化拓展诉求、却尚未使用全球主流ERP系统的中国客户。一位参与会谈的内部人士透露,许多在东南亚扩张的中国企业,既是阿里云的客户,也亟须SAP的全球化管理能力,二者的联合方案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例如,近年来,大量中国制造业、新能源、消费品牌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却常因缺乏统一的全球ERP系统而陷入“数据孤岛”困境。SAP Cloud ERP天然支持多语言、多币种、多会计准则,服务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本土化管理运营服务。

Eric van Rossum也认为,在阿里巴巴快速成长的区域,SAP看到了很好的合作机会,那些把出海作为目标的中国企业将成为双方挖掘的核心增量群体,“他们的业务一定是我们的重点,预计增长会很快。””

德勤的加入,则为这个叙事补上了关键一环。“我们的目的,是让客户省心。”德勤中国咨询全国主管合伙人戴耀华说。他所描绘的,是一个由SAP提供产品、阿里云提供底座、德勤提供实施的“出海端到端”服务蓝图,旨在降低客户在选型、实施和运维中的巨大摩擦成本。

双领先”应对ASI的到来

2025年,AI是谁都绕不过的话题。

当天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系统阐述了对AI终极目标的思考,其中重要论断之一是:大模型将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大模型将会吞噬软件,不会再有需工程师专业开发的商业软件,人人都将是开发者。

作为成立50多年的世界领先商业软件公司,SAP对此会感到担忧吗?

“恰恰相反,我认为在AI时代,SAP的价值主张会更加凸显。”Eric van Rossum表示,尽管AI智能体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自动化、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但它依然需要依托完整、系统化的业务应用来发挥作用,“虽然‘最优单品’软件在特定领域很强,但AI的承压也是最大的,而SAP凭借50年来端到端、全覆盖的套件优势,反而更具竞争力。”

今年的蓝宝石大会上,SAP提出了全新的全球战略重点——AI优先,套件优先,这是SAP在应对AI时代挑战、推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战略之一。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其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确保业务流程从财务到供应链管理、客户体验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在AI的帮助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决策。

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在未来的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一句话生成一个Agent的背后,是大模型(或者AI)已经深度嵌入企业每个关键业务流程中,而在此之前,通过AI+套件,数据孤岛早被打破,业务流程实现了端到端丝滑流转,如此,Agent才能在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IT开发等各个领域开箱即用,推动企业实现从被动运营到主动智能。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SAP与阿里云的合作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战略选择,其背后是在国际形势多变的当下,跨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标准与本土化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而技术提供商、云服务商、咨询服务商的深度协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路径。

来源:IT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