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存储芯片迎来“超级周期”!国产替代加速,核心龙头全解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6:36 1

摘要:近日,存储行业传出重磅信号:全球模组龙头威刚宣布自9月29日起暂停报价,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存储芯片价格即将全面上调的强烈信号。据财联社最新调研,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存储芯片价格将进入持续上升通道。

【价格风暴来袭】存储芯片开启新一轮涨价周期

近日,存储行业传出重磅信号:全球模组龙头威刚宣布自9月29日起暂停报价,这一举动被业内视为存储芯片价格即将全面上调的强烈信号。据财联社最新调研,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存储芯片价格将进入持续上升通道。

深层解读:此次涨价并非短期波动,而是行业三大拐点叠加的结果:

· 供给端:原厂持续减产,库存水位已降至健康水平以下

· 需求端:AI服务器、智能汽车、端侧AI终端拉动高带宽内存(HBM)和大容量存储需求

· 技术端:HBM3E、QLC NAND等新一代技术迭代推动价值量提升

【全球格局】三大巨头垄断,韩美主导市场

当前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1. 三星电子(韩国)

· DRAM全球市占率:约42.5%

· 技术领先:率先量产HBM3E,2025年资本支出重点投向HBM产线

· 战略布局:平泽P4工厂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基地

2. SK海力士(韩国)

· HBM市场垄断地位:全球市占率高达62%

· 客户绑定:英伟达HBM核心供应商,HBM3E产能已被预订至2026年

· 技术突破:下一代HBM4研发进度领先业界

3. 美光科技(美国)

· DRAM市占率:约22.9%

· 业绩爆发:2025财年Q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6.6%

· 中国市场:积极争取中国大陆市场准入资格

【国产突围】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双雄并起

在巨头垄断的存储领域,中国厂商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长江存储:中国3D NAND闪存之光

· 技术突破:率先量产200层以上3D NAND,缩短与国际差距至1-1.5代

· 资本进程:完成股份制改革,估值超1600亿元,科创板上市在即

· 生态建设:与华为、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深度合作

· 参股公司:养元饮品、南方传媒等通过产业基金间接持股

长鑫存储:中国DRAM的希望之星

· 市场份额:2025年Q1全球DRAM市占率达6%,实现从无到有突破

· 技术路线:采用19nm工艺量产DDR4,下一代17nm研发中

· IPO进展:已完成辅导备案,预计2026年前后登陆科创板

· 合作伙伴:兆易创新、上峰水泥等上市公司深度参与产业链

【产业链全景】国产替代核心标的深度梳理

存储芯片设计

· 兆易创新:NOR Flash全球第三,DRAM自研产品已量产

· 北京君正:车载存储芯片国内领先,收购ISSI跻身全球汽车存储第一梯队

存储模组制造

· 江波龙:嵌入式存储eMMC市场份额国内第一

· 佰维存储:信创市场占有率领先,覆盖华为、中兴等主流客户

配套产业链

· 设备领域: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已进入长江存储产线

· 材料领域:雅克科技、华特气体的前驱体、电子气体实现国产替代

· 封测领域: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布局存储芯片先进封装

【技术演进】HBM成为存储芯片新战场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高带宽内存(HBM)成为技术竞争制高点:

· 性能需求:AI训练集群需要TB级存储带宽,HBM3E带宽已达1.2TB/s

· 技术壁垒:TSV硅通孔工艺、芯片堆叠技术构成极高门槛

· 市场前景:2025年HBM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50%

国产HBM进展:长鑫存储已组建HBM研发团队,预计2026年推出样品。

【投资逻辑】三重驱动力支撑长期增长

1. 周期反转:存储价格进入上行周期,厂商盈利能力将大幅改善

2. 国产替代: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上市将带动整个产业链价值重估

3. 技术升级:AI驱动HBM、大容量SSD等高端产品需求爆发

风险提示:

· 全球半导体周期波动风险

·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 地缘政治对供应链的影响

存储芯片作为数字时代的“粮食”,正迎来周期反转与技术升级的共振。在国产替代的大潮下,中国存储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过,投资者需清醒认识到,存储行业技术壁垒高、周期性强,需要仔细甄别真正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梳理分析,数据来源:TrendForce、各公司财报、行业调研。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