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见到这款笔记本后,你很难将它简单地归类为一台“生产力工具”。它跳脱了传统笔记本非黑即银的保守框架,以低饱和度的独特配色,率先在视觉上建立起一种轻奢的时尚感。而真正令人心动,还是它独一份的波点艺术键盘设计,独特的圆键帽,像一排精心打磨的鹅卵石,在极简的机身内构建
选笔记本总在颜值和性能间纠结?怕好看的不实用,实用的又太呆板?快来看看这台WIKO Hi MateBook 14!
见到这款笔记本后,你很难将它简单地归类为一台“生产力工具”。它跳脱了传统笔记本非黑即银的保守框架,以低饱和度的独特配色,率先在视觉上建立起一种轻奢的时尚感。而真正令人心动,还是它独一份的波点艺术键盘设计,独特的圆键帽,像一排精心打磨的鹅卵石,在极简的机身内构建出强烈的视觉符号。除了颜值,内在也比较能打,2.8K OLED 触控屏加上英特尔®酷睿™ Ultra 7处理器(第二代)在同档位中相当不错,另外还有多屏协同、AI空间等智慧功能加持,让“好看”与“好用”实现了真正的平衡。下面,我们就一起深入拆解这款“颜值与实力双在线”的笔记本!
波点艺术键盘设计:新一代去“班味”利器
拆开快递的瞬间,就知道这台Hi MateBook 14会成为我办公桌上的“显眼包”—— 极夜灰的机身摸起来是细腻的金属质感,涟漪微曲线条比直愣愣的传统笔记本温柔太多,放在咖啡厅的桌面上,至少有3个路人朋友问我“这是哪款电脑”,可以说是赚足了回头率。
但真正让我“哇塞”的,是掀起B面屏幕后,C面上映入眼帘的波点艺术键盘。圆形键帽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纽扣,完全打破了过往笔记本键盘刻板无趣的印象。作为每天要敲几千字的新媒体人,跟键盘打交道最多,以前方形键帽无形之中给人一种“上班打卡”的压迫感,现在看到这些圆键,莫名觉得 “今天写稿应该会顺利”,这种 “去班味” 的心理暗示,比咖啡还提神。就连同事们看到后都忍不住要来摸一摸,都说这设计创意和时尚感都拉满了。
长时间体验下来,Hi MateBook 14的美学设计之下还藏着许多硬核惊喜。其圆形键帽的最大弯曲深度是0.25mm,刚好贴合指腹的弧度,1.5mm 键程回弹很脆,打字时像手指在弹钢琴,而不是“砸”键盘;新媒体人每天要在几十张图里选封面,以前的小方向键,按的时候总容易按错,现在Hi MateBook 14全尺寸方向键切换图片超顺手,选图效率直线上涨;新媒体人赶稿离不开咖啡,经常会不小心泼洒几滴到电脑上,好在Hi MateBook 14表面覆盖全新耐油污涂层,纸巾一擦就能搞定。
2.8K OLED高清触控屏:视觉沉浸,效率拉满
开机启动Hi MateBook 14,那块2.8K OLED屏幕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屏幕边框控制得很好,91%的屏占比带来了近乎无界的视觉体验。3:2的屏幕比例也让我在写稿时能看到更多内容,减少了频繁滚动的烦恼。
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处理图片和视频的内容创作者,我对屏幕的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的Hi MateBook 14这块屏幕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2.8K的分辨率让画面细节更清晰,在处理高分辨率图片时,每一个像素的细节都能清楚呈现。OLED面板带来的100万:1超高对比度和10.7亿色显示,并覆盖了100% sRGB、100% P3及95% Adobe RGB三大色域,色彩层次更加丰富。用Hi MateBook 14来调色时,丝毫不用担心色差造成的返工问题,后期统统一稿过。
Hi MateBook 14 120Hz高刷新率和触控操作相结合所带来的丝滑体验,堪称旦用难回。屏幕上的每一次滑动都无比跟手,内容流转如丝般顺滑。而当指尖直接取代光标,交互体验得到了全新升级——图片精修查看细节、翻页操作直接上手,方便之余,更让指尖触及之处灵感即刻迸发。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它的护眼表现。作为新媒体人,我不仅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写稿,更会经常熬夜赶热点,以前用的笔记本没有护眼功能看久了眼睛会很难受。Hi MateBook 14这块屏幕通过了德国莱茵 TÜV Eye Comfort 2.0 认证,硬件级低蓝光技术有效减少了有害蓝光,同时还支持1920Hz高频PWM调光。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下来,眼部疲劳感明显比以前轻很多,再也不用边赶稿边滴眼药水了。
全新酷睿Ultra处理器:高效处理全面无忧
衡量一台笔电性能强的标准不是能玩游戏,而是能同时扛住浏览器标签多开、PS修图、Premiere剪视频的压力测试,Hi MateBook 14搭载的全新英特尔®酷睿™ Ultra 7处理器(第二代)完美 hold 住了我的极限多任务需求。这颗芯片基于先进的Arrow Lake H架构精心打造,拥有6个性能核与8个能效核,配合16线程与24MB大容量三级缓存,具备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我以日常工作状态做了一次性能测试:同时打开十几个浏览器标签、运行Photoshop、Premiere Pro、微信、钉钉等多个应用。在这种高负载情况下,以前的电脑在这个状态下,会卡顿到鼠标动不了,甚至直接死机,而Hi MateBook 14丝毫不在话下,系统依然能够保持流畅运行,切换应用几乎没有延迟。
特别是在处理4K视频素材时,性能提升非常明显。以前导出一个10分钟的4K视频需要等待半小时以上,现在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节省出来的时间又让我多写了一篇 500 字的短稿,相当于多赚了一个内容。处理器功劳之外,内置的英特尔ARC™显卡也帮了大忙,在处理图形任务时表现不俗,基本能够满足我的日常创作需求。
即便是连续高负载运行时,Hi MateBook 14散热控制也相当出色:双鲨鱼鳍风扇由102片、厚度仅0.15mm的超薄扇叶组成,配合背部近5000个波点式进风孔,散热效率很高。风扇噪音也控制得很好,在安静的办公环境中几乎感觉不到。
多屏协同:新媒体人的效率加速器
Hi MateBook 14 的多屏协同功能,可以说是“效率神器”,既能同屏使用手机窗口,还能跨端快速搬运素材。
比如我在写一篇关于餐厅评测的文章时,需要同时查看美团上的店铺信息、大众点评的用户评价,还要在小红书上搜索相关的探店笔记。以前我需要在手机小屏幕上不断切换这些App,经常看着看着就忘了前面的内容。现在我可以在Hi MateBook 14的14英寸大屏上同时打开这3个应用,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写作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再如,前几天我去拍摄一个线下活动,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素材。以前需要通过微信或者云盘传输到电脑,速度慢、操作繁琐。现在我可以直接从手机相册拖拽到电脑桌面,原图质量传输,很快就能完成。这对我这种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素材的内容创作者来说,绝对是超级实用的。
当然,多屏协同的操作也足够简便,只需要在桌面右下角的控制中心“超级终端”界面简单的拖拽操作,就能将手机、平板等设备连接到笔记本上。
AI智慧功能:会议与创作的专属小助手
作为需要经常参加线上会议的新媒体人,Hi MateBook 14的AI功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视频会议中,AI慧眼功能支持背景实时替换、人脸追踪和视线矫正,让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保持专业的形象,AI音效的降噪功能也很强大,能够有效过滤咖啡厅嘈杂的环境噪音,确保语音清晰。
在日常创作时,AI空间集成的100多个智能体覆盖了编程、写作、学习等多个场景。在写稿时,我经常用AI写作助手来帮助润色文案、整理思路,确实提升了不少工作效率。
续航与连接:全天候的可靠伙伴
外出移动办公是新媒体人的日常,续航能力与网络连接能力堪称我们的生命线,离开了这俩,就算有再好的创意也没法落地,好在Hi MateBook 14完全满足移动办公需求。
先说续航,70Wh的大容量电池为Hi MateBook 14提供了出色的续航表现。在我的正常使用强度下(屏幕亮度70%,同时运行多个应用,间歇性进行视频编辑),基本能够支撑一整天的工作需求。出差和外出拍摄时,这个续航能力让我特别安心。另外快充功能也能让我在休息间隙快速回血,备战下一场战斗。
再说网络连接方面,新媒体人经常要在展会、咖啡厅等“堵网”的地方出没,这台电脑配备了超材料天线支持270米超远距离连接,“抢网”能力超强,连接相当稳定,让我在现场就能及时完成素材回传工作。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最让人安心的“开箱即用”配置,省去了很多安装软件的麻烦——Hi MateBook 14 预装了正版Windows 11家庭版及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版,终身免费版权无忧,让办公更便捷更高效。
总结
Hi MateBook 14 酷睿版的综合体验,完全适配新媒体人快节奏工作生活。2.8K OLED屏幕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护眼体验让我的工作变得更加愉悦,独特的波点艺术键盘设计既美观又实用,全新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强劲性能完全能够应对我的各种工作需求。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款旗舰级别的笔记本电脑价格太香了,起售价仅5999元,部分地区叠加国补优惠后到手仅需4799元起。并且WIKO还特地为它推出了"180天只换不修"的售后权益,效率与安心全方面拉满。如果你也是经常写稿、剪视频、跑现场的新媒体人,想要一台 “颜值高、性能强、效率高” 的笔记本,那Hi MateBook 14 酷睿版绝对值得一试,趁着国庆假期入手吧!
来源:智趣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