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35生产线火力全开,年内第五批战机交付空天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09:21 1

摘要:2025年9月24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厂房内,一架编号崭新的苏-35S战斗机完成地面与飞行测试,缓缓滑出生产线。这是俄罗斯空天军今年接收的第五批苏-35S,此前已有四批分别于3月、5月、6月和8月交付。西方制裁的绞索越收越紧,但俄罗斯国防工业却以“脉冲

2025年9月24日,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的厂房内,一架编号崭新的苏-35S战斗机完成地面与飞行测试,缓缓滑出生产线。这是俄罗斯空天军今年接收的第五批苏-35S,此前已有四批分别于3月、5月、6月和8月交付。西方制裁的绞索越收越紧,但俄罗斯国防工业却以“脉冲式交付”回应——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工厂的工人三班倒,新战机从总装到试飞仅需45天,年产能从14架猛增至24架。

产能逆袭:制裁下的“游击式供应链”

从表面上看,“苏-35S”这款国产战机的产量大幅跃升的确是个令人振奋的奇迹,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军事装备国产化的进展都堪称“一日千里”的时候,更是如此。但细究之下,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空军现代化的进程又迈进了一大步,对美对俄的战略压力又增大了一筹。但却掀起了一场全球的“猫鼠游戏”式的供应链大逃亡。

伴随对俄的制裁不断加码,俄罗斯的高端芯片和钛合金的常规的“正规军”获取渠道都被一一的切断了,但俄方也总能通过土耳其中转的方式将台积电的7纳米的芯片给弄到手,甚至将民用伊尔-76的运输机都给改装了起来专门用来“零件”的走私。由此可见,“拆东墙补西墙”的“创新”模式使得苏-35S的每批次的配置都大打折扣,甚至将最新的交付的机型的雷达竟都混用了三种不同代次的雷达。

但目前钛的高昂的价格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航天器的最大瓶颈之一。但随苏-35S的投产,机体的钛合金的使用率就达到了20%,而原先的乌克兰的钛合金的供应却突然中断了,才好好的把哈萨克斯坦的粗加工的坯料给改用了,可就是这样一改就把机翼的寿命给降低了将近1/3,从原先的6000小时一下子就降到了4000小时。

国产的钛合金的2024年投产后之际,俄罗斯的对外依存度就将大大降低,甚至将对进口的钛的依赖减少一半以上了,可见其对俄罗斯的战略地位之重。

同时也可想而知,其研发的巨大之花也就可想而知了,据不完全的统计俄方就不得不投入了300亿卢布的巨款!但自研的Baget-53航电计算机却因苦于无法掌控荷兰ASML的先进光刻机,导致了其良品的率仅能勉强维持在35%,甚至被迫将拆解的洗衣机的电子芯片都拿了出来一一“补充”了一把。

战场检验:四代机的天花板与短板

其實,苏-35S的“第五代”更像是一份美好的夸獎,實際上,它的“五代”之稱更多的是一種對其各方面優秀的總的概括,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沒有隐身的第五代戰機”的美譽。

其AL-41F1S矢量发动机单台推力14吨,赋予战机2.25马赫极速和1600公里作战半径,在乌克兰战场屡次上演“落叶飘”机动规避AIM-120导弹。

2025年的三大升级更让北约警惕:“雪豹-E”雷达增加主动干扰模块,对F-16探测距离压至300公里内;集成射程200公里的R-77M空空导弹;加装L402“希比内山”电子战系统,可瘫痪“爱国者”雷达波束。

但战场也是照妖镜。开源情报证实,2022年以来至少8架苏-35S被击落,暴露其致命短板:无源相控阵雷达在多目标追踪时易被干扰,机体雷达反射截面达5㎡——相当于F-35的5000倍。

俄军工程师的解决方案颇具“俄式智慧”:在机翼敷设等离子体隐身涂层降低30%雷达信号,驾驶舱加装红外抑制格栅对抗单兵防空导弹,成本仅为隐身战机的1/20。

全球博弈:军火市场的暗流与背叛

苏-35S的交付不仅关乎俄军战力,更牵动全球军火市场格局。阿尔及利亚东部乌姆布瓦吉空军基地的卫星图像显示,停机坪上停放着迷彩涂装的苏-35S,左翼喷涂沙漠色圆形军徽。这批24架战机原属埃及订单,因美国威胁制裁滞留俄罗斯三年,阿尔及利亚闪电接盘,凭此压制邻国摩洛哥的F-16V。

但伊朗的这一表态却掷地有声,充分地体现了该国的“大国”地位和“捍卫者”的自我形象,足以让人“惊为天人”!同时,也将自己推到了一个极为不利的立场上。随2023年对苏-35S的高调宣购而起,近日却又传出中东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突然将这15架战机的购置合同全部取消,将苏-35S的首批15架战机转售给了阿尔及利亚。

来源:三金武器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