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时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
习近平提出党建“四力”,是国企党建的方向与新标准
-----政治局会议关于党建“四力”精神的解读
李锦
习近平国企改革发展与党建重要论述解读,是李锦的主要课程。
昨天,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时强调,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党建四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得非常醒目。这一“四力标准”的提出,是党的建设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党的建设史和国企党建史具有里程碑意义。
昨天,我发表政治局会议解读,便有几家央企党委工作部、党群部与党校同志提出,现在正在做2026年党建计划,是不是应该把这四力纳入。我回答说,岂止是纳入,这是党建“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是高质量党建的标准,自然是2026年国企党建的纲中之纲。因为我明天还要有一天活动,夜里起来先写几句。明天如果得空,再写。
二、在党的建设史上的意义:一次系统性的能力重构
党建“四力标准”,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来的。因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时提出,现实意义就更大了。党建“四力标准”的提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精准把握,它标志着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建“四力标准”是理论创新的深化,标志从“要素建设”到“能力体系”的升华。过去的党建更多地强调思想、组织、作风等具体要素的建设。“四力标准”则将这些分散的要素整合为一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核心能力体系。其中, 政治领导力是“定盘星”,确保方向不偏;思想引领力是“导航仪”,统一思想意志;群众组织力是“发动机”,凝聚力量源泉;社会号召力是“扩音器”,拓展执政基础。这四力共同构成了党执政能力的核心支柱。
党建“四力标准”是 历史经验的凝练,是对百年奋斗智慧的集中表达。 我们党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上就在于拥有强大的政治领导核心(政治领导力)、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引领力)、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人民的衷心拥护(群众组织力)、以及广泛团结各方力量的能力(社会号召力)。“四力标准”正是将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提炼为一套可衡量、可遵循的现代化执政能力标准,为新征程上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党建“四力标准”是对时代挑战的回应,是应对风险考验的必然要求。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四力标准”直指党在复杂环境下能否把准方向、凝聚共识、动员力量、团结各方的关键问题,是党实现长期执政、有效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基石。
二、在国企党建中的意义: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行动指南
9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国企党建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与廉政建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四力标准”将宏观的党建要求,具体化为可嵌入公司治理、可衡量工作成效的“行动框架”,是破解“两张皮”、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钥匙。
明确了国企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定位, “四力标准”清晰地回答了“国企党组织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一根本问题。它表明,国企党组织不仅是政治组织,更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其功能远不止于发展党员、组织学习,而是要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上体现核心能力。
提供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具体路径”。 政治领导力体现在党委前置研究、服务国家战略上;思想引领力体现在用党的创新理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上;群众组织力体现在通过“党员责任区”“突击队”激发员工动能上;社会号召力体现在履行社会责任、塑造品牌形象上。这四力共同作用,确保了党组织的工作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来展开,与企业价值链创造深度融合,从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无缝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治理优势。
构筑了国企独特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的独特优势就在于其“红色基因”。“四力标准”系统性地强化了这一基因, 政治领导力确保了企业的战略定力和政策红利获取能力。思想引领力塑造了统一的企业文化和奋斗精神。群众组织力转化为高效的执行力和创新活力。社会号召力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任和品牌价值。这套由“四力”驱动的软实力,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三、党建“四力”标准, 对国有企业党建的核心要求与实践方向
我想再说具体一点,党建“四力”标准在实践中的方向与作用。这只是笼统提出,需要细化。大体上,这几条,是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与纪检委员各管一摊。委员们可以对号入座。
政治领导力,在于确保企业在政治立场、方向和原则上的正确性,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公司治理中党的领导机制,严明政治纪律,服务国家战略。
思想引领力,在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深化理论武装,创新学习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管理。
群众组织力,在于 团结动员全体职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搭建党群联动平台,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社会号召力,在于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现担当。践行社会责任,加强品牌与文化传播,在能源保供等任务中发挥作用。
当前“十五五”规划强调以四力建设为抓手,提升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能力,特别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安全与发展等重点领域。
可以这样认为,“四力标准”在党的建设史上,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的系统性能力升级;在国企党建中,则是一套将党的领导具体化、内嵌化、效能化的行动指南。它使得国企党建的目标更清晰、路径更具体、成效更可期,最终目的是为了强“根”固“魂”,确保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更牢牢肩负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您提出的“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一个高度凝练且至关重要的概念。这“四力”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关键维度,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内涵。
昨天夜里几位同志提出问题,要求写出来。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我因为累,昨天从外地来到商河。昨天晚上写了篇政治局会议精神解读。可是夜里两点,见到微信上有央企的同志来信,希望我讲一讲。因为需要,心里有话,我就睡不着了。
我认为,不仅做2026年党建计划,而且在今后五年规划,都要把党建四力写进去,这是党建“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是高质量党建的标准。希望国有企业的同志重视党建“四力”的学习领悟。
这两天,我再对这“四力”的详细解读,对如何在国企党建中系统推进“四力”建设,谈谈我的看法。现在是凌晨五点,还可以睡一会,八点吃早饭。(写于商河今朝酒业)
● 习近平重要讲话及高层会议精神解读
● 国企改革
● 李锦调研典型案例与沂蒙精神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