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好好感受土地的温度!”“记得观察科技农场的奥秘!”9月28日,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师范附小近千名师生与家长志愿者,迎着金秋暖阳奔赴城子河区艾维农庄壹号院,一场以“稻间时光 新耕知味”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融合传统农耕体验与现代科技探索的活动
双节前夕“耕”读课 “拾穗知辛”探“新知”
“要好好感受土地的温度!”“记得观察科技农场的奥秘!”9月28日,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师范附小近千名师生与家长志愿者,迎着金秋暖阳奔赴城子河区艾维农庄壹号院,一场以“稻间时光 新耕知味”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在此拉开帷幕。这场融合传统农耕体验与现代科技探索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学知识、悟成长,为双节增添了别样的教育意义。
稻田里的“知辛课”:弯腰拾穗懂珍惜
“脚下的黑土地披着金灿灿的盛装,沉甸甸的稻穗里藏着自然的馈赠与劳动者的智慧。”学校领导的动员话语,让孩子们对接下来的体验充满期待。在老师与家长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首先走进金色稻田,开启本次活动的“传统农耕体验”环节——拾取机械收割后遗落的麦穗。
金黄的田埂里,孩子们纷纷蹲下身,睁大眼睛在田垄间仔细搜寻。稻秆、碎叶与稻穗颜色相近,寻找难度不小,不少孩子起初频频“落空”,却丝毫没有气馁。当一束束饱满的麦穗被稚嫩的小手拾起时,孩子们总会兴奋地与身边家长分享,田野里回荡着清脆的笑声与交流声。半个多小时过去,孩子们的小布袋渐渐鼓了起来,额头渗出细密汗珠,有的孩子直起腰时会轻轻揉一揉膝盖,但脸上的笑容始终未减。
“妈妈,原来找稻穗这么难,农民伯伯种粮食肯定更辛苦!”活动中,这样的感慨不时从孩子口中说出。家长们也趁机与孩子聊起儿时的农耕记忆,让“珍惜粮食”的道理在亲子互动中悄悄扎根。随后,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手拉手在田垄上组成错落有致的“田”字造型,小小的身影与金黄稻穗相映成趣,成为这片田野上最生动的 “大地课堂”。
温室里的“知新课”:科技赋能拓视野
结束稻田体验,师生与家长们走进艾维农庄壹号院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开启“科技探新”之旅。在东北高纬度地区的农业温室里,芒果、香蕉等南方水果挂满枝头,“南植北种”的奇迹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而“鱼菜共生”系统中,鱼儿游动、蔬菜生长的循环生态,更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追问:“为什么鱼和菜能一起养?”“这样种出来的菜更有营养吗?”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科技赋能的“智慧农业”,孩子们直观感受着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温室种植技术与循环农业原理,孩子们认真倾听、积极提问,眼中满是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这场体验,不仅让孩子们见识了现代农业的神奇,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技兴农”的种子。
实践里的“成长课”:知行合一育新人
夕阳西下,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的小布袋里装着亲手拾取的稻穗,脑海中印着温室里的现代农业景象,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归途。此次“稻间时光 新耕知味”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读懂了“粒粒皆辛苦”的重量,更通过科技探索激发了科学探索热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劳动精神与创造力。
据了解,鸡西市教育系统始终重视劳动教育,通过深入推进“课堂+基地+项目”模式,依托地域资源打造特色实践课程,以劳育为突破口推动“五育融合 落地生根。“在泥土中扎根、在实践中成长” 的育人理念,正通过一场场类似的劳动实践活动,转化为孩子们的成长力量,为鸡西教育“知行合一”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