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九月的晨光为烈士纪念碑镀上金边,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缅怀英烈的庄重时刻——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在新时代的传承语境下,红色英模实物展览正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讲述英雄故事,让我们在触摸历史温度中铭记先烈、赓续精神血脉。
文 | 赤都文化驿站
当九月的晨光为烈士纪念碑镀上金边,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缅怀英烈的庄重时刻——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在新时代的传承语境下,红色英模实物展览正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桥梁,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讲述英雄故事,让我们在触摸历史温度中铭记先烈、赓续精神血脉。
走进展览现场,每一件展品都是英烈精神的具象载体。玻璃展柜里,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钢笔留存着理想的温度;抗美援朝展区中,黄继光烈士的弹夹凝结着冲锋的无畏;脱贫攻坚主题展内,黄文秀的笔记本写满基层的赤诚。这些实物不再是冰冷陈列,而是英烈用生命践行初心的见证。当参观者驻足凝视,仿佛能跨越时空与英烈对话,这种沉浸式体验让“铭记先烈”从口号变为深刻的情感共鸣。
红色英模实物展览更是新时代传承英雄事迹的创新路径。过去我们靠课本了解英烈,如今展览以“可看、可感、可共情”的方式,让英雄事迹走进生活:孩童围着军号听冲锋故事,青年从英烈书信中汲取力量,党员干部对着老入党申请书重温初心。部分展览还借助VR还原战斗场景、用音频重现英烈讲话,让年轻一代更直观地理解英雄事迹,让红色基因焕发新生命力。
“矢志不渝守根本,方能终成启新程”,北疆内蒙古赤峰赤都文化驿站的50-87式军装便是精神根本的生动注脚。泛黄的50式沾着战场血迹,记录建国初期战士踏雪战斗的坚守;缀红领章的65式领口磨出毛边,藏着老一辈保家卫国的赤诚;挺括的87式肩章印着痕迹,见证和平年代守护者的担当。这些军装以实物为媒传承红色基因,让参观者从磨损印记中读懂先烈“守土尽责”的信念。
又是一年烈士纪念日,从赤都文化驿站的军装展到全国场馆的展品,这些承载信仰与初心的实物,正指引我们在铭记中汲取力量。让英雄精神照亮新征程,以奋斗之姿告慰先烈,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时代浪潮中。
2025.9.30晨
来源:赤峰文化驿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