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五年,决定世界怎么走的,可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盟,而是一个你平时刷短视频根本不会点开的角落——非洲的某个小国议会、拉美的街头抗议、印度的茶摊闲聊、印尼的渔船码头?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五年,决定世界怎么走的,可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盟,而是一个你平时刷短视频根本不会点开的角落——非洲的某个小国议会、拉美的街头抗议、印度的茶摊闲聊、印尼的渔船码头?
就在上周,联合国的会议室里,一场没人直播、但改变世界的悄悄话,已经开始了。
芬兰总统斯图布去年说了一句“未来由亚非拉定调”,很多人当成了演讲里的金句,刷完就忘。
可现在,这句话正在变成纸上的条文。
四国联名,把“谁要是动不动就用否决权搞霸凌,就暂停你投票资格”这条规则,真真切切写进了联合国文件。
不是口号,不是建议,是能投票、能表决、能落地的草案。
而且,这玩意儿,连美国自己都拦不住——因为它的生效,不靠安理会,靠的是联大195个国家的投票。
换句话说,你再牛,也得听多数人的。
而非洲,这次真不是来“喊口号”的。
欧盟27个国家,外长们坐在一起,喝着早餐咖啡,齐刷刷点头:非洲,必须有两个常任席位。
德国外长说了一句特别戳心的话:“这是给非洲的历史债务付款。”——你没听错,是“付款”。
不是施舍,是还账。
因为过去一百年,非洲的资源被搬空,边界被乱划,战争被挑起,现在轮到他们坐上主桌了。
拉美那边,也没再吵“我们一定要永久席位”。
墨西哥突然甩出个新方案:一个常任席位,墨西哥、巴西、阿根廷轮流坐,四年一换。
听起来像“轮流当班长”,但没人笑。
因为巴西,那个一直嘴硬要“永久”的巴西,这次居然松口了,说“可以研究”。
外交圈的人全愣了——这就像你家邻居一直说“我家猫必须住主卧”,结果突然说:“要不……咱让它轮流睡?”
亚洲更炸。
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互相瞪眼几十年的邻居,居然坐下来一起吃晚饭,谈“一起进安理会”。
印度说:你要是能答应,以后我被制裁,你别拿否决权护着我。
巴基斯坦没反驳。
日本也退了一步:我先让印度和印尼上,等十年后,再谈我。
这画面,像极了两个班里的学霸,一个说“我帮你补数学,你帮我背古文”,另一个点头:“行,成交。”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芬兰。
一个只有550万人的小国,总统带头搞改革,结果全国炸了。
1.7万人在官网留言,68%说:“对,该管管那几个老大哥了。”议会直接搞了五天直播听证,外长、教授、普通市民,全都上台说话。
有人写:“我爸在非洲修铁路,他说那里的人比我们更懂什么叫公平。”有人写:“我们国家连核电站都得听美国脸色,凭什么他们能随便否决世界?”
这不是一场外交博弈,这是一场沉默的、全球南方的集体呼吸。
以前,世界是按几个大国的会议室来分的。现在,有人开始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坐进去?
不是谁要推翻谁,而是有人终于敢说:我们不是背景板。
当一个非洲母亲在肯尼亚的集市上听说“我们国家可能有两票否决权”时,她只是笑了笑,继续卖她的芒果。
但她的孩子,正在手机上刷着联合国的直播。
而那个孩子,可能就是下一个改变规则的人。
来源:奇幻水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