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无人机突袭:俄乌冲突升级的螺旋与隐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6:12 1

摘要:现场传来剧烈爆炸,多栋建筑燃起大火。防空部队拦截时出了“意外”,至少2人死亡。

9月29日夜间,乌克兰无人机突袭莫斯科东南部沃斯克列先斯克。

现场传来剧烈爆炸,多栋建筑燃起大火。防空部队拦截时出了“意外”,至少2人死亡。

俄方市长称击落4架无人机,是碎片坠落造成破坏。但乌克兰方面没作回应。

这种“碎片致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多次袭击里,无人机残骸都引发二次破坏,也暴露了俄防空系统拦截低空慢速目标的短板。

这次袭击,其实是对俄军前一天行动的回应。

9月28日,俄军大规模空袭基辅,出动约650架无人机、近70枚导弹。

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12岁儿童,还有27人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首次从克里米亚西部卡查机场发射无人机。这个机场之前遭过乌军打击,这次可能是在测试新发射阵地的安全性。

接下来,乌方或许会加大对卡查机场的打击,削弱俄军远程火力投射能力。

前线这边,亲乌的克里米亚游击组织Atesh也没闲着。

他们袭击了俄占的沃尔诺瓦哈补给基地。这个基地是赫尔松与扎波罗热前线的核心物资转运点。

乌军完成袭击后迅速撤离,还发布了现场视频。

Atesh自冲突以来,多次破坏俄军铁路线。这种“非对称作战”,专打后勤节点,既能削弱俄军持续作战能力,还能打击他们的士气。

现在的俄乌冲突,已经陷入“报复循环”。

俄军空袭基辅等城市,乌方就反制莫斯科等地;乌方打俄本土,俄军又加强防空部署。

双方陷入这种互动,很难有决定性优势。

从战术上看,无人机成本低、突防能力强,成了乌方“非对称作战”的核心工具。

而俄军虽有防空优势,在拦截低空目标时,还是有漏洞。

短期内,俄乌双方都没停火的迹象。

乌方可能继续加大对俄本土目标的打击;俄军则可能强化对乌关键基础设施的空袭。

国际社会需要关注两点:

一是无人机技术扩散对战争形态的影响——低成本、高效率的无人机,正在改变传统空防逻辑。

二是冲突外溢风险——俄本土遭袭,可能引发更激烈的报复,加剧地区不稳定。

说到底,战争的代价,最终还是平民在承受。

无论是莫斯科的火光,还是基辅的创伤,都在提醒:真正的安全,从不是靠武力威慑得来,而是基于对话与妥协的和平。

希望冲突各方能早日回到谈判桌前,让枪炮声被对话声取代——这,才是对每一个生命最根本的尊重。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来源:松柏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