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造船交付LNG运输船,全球瞩目!中国摘取造船皇冠上的明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06:00 1

摘要:9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正式命名交付。这艘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船舶,集成了多项国际前沿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高技术船舶领域再下一城。

一艘总长295米的“海上超级冷冻车”,一次满载能满足大连市一个半月的民生与工业用气需求,正式加入中国船队。

9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正式命名交付。这艘完全自主研发设计的船舶,集成了多项国际前沿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被称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的高技术船舶领域再下一城。

LNG运输船设计建造难度极高,全球仅有少数几家船厂掌握核心建造能力。大连造船项目经理阮航表示,目前手持LNG运输船订单已达17艘,形成批量接单、批量建造的行业领先优势。

01 技术突破:从0到1的跨越

这艘名为“海韵”轮的LNG运输船,总长295米,型宽46.4米,型深26.2米,液货舱总舱容达17.5万立方米。其规模之大,一次满载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就能满足大连市一个半月的民生与工业用气需求。

该船的核心技术突破在于其自主研发的液货围护系统,能够在零下163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安全储存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阮航形容这项技术为“在零下163℃的极寒中‘绣花’”,突显了其高超的技术难度。

在动力系统方面,“海韵”轮配备了新型LNG双燃料低速主机及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系统(ICER),无论是燃油还是燃气模式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高排放标准。这种环保设计大大降低了船舶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船舶还具有较强的适港性和船岸兼容性,能够停靠全球绝大多数大型LNG岸站,未来将被用于全球各港口的液化天然气运输。

02 行业影响:重塑全球造船格局

本次成功交付使大连造船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大型LNG运输船与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设计建造能力的船厂。这一地位对于中国在全球高端船舶制造领域争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6月,大连造船刚交付了新建储油能力200万桶的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其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之一。两大高附加值船舶相继交付,展现了中国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

中国造船业正在绿色船舶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厂承接的替代燃料船舶订单量为85艘385.5万CGT,以数量计占全球总量的36%。中国已成为绿色船舶重要供给国之一。

目前,中国正在建造大型LNG运输船的船厂包括沪东中华、江南造船、大连造船、招商局重工和扬子江船业。今年1月,恒力重工与法国GTT公司签署了薄膜围护系统专利协议,有望成为国内第二家承接大型LNG船实船订单的民营船企。

03 市场前景:机遇与风险并存

当前全球LNG运输船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一方面,根据法国GTT公司预测,LNG运输船领域将迎来数十艘新订单。资本清洁能源运输公司(CCEC)执行副总裁Brian Gallagher甚至表示,为应对美国新一轮获批的能源供应浪潮,全球预计需要新增约300艘LNG运输船。

另一方面,市场也面临供应过剩的风险。业界报告称,目前约有60艘LNG运输船处于闲置状态,其资产价值超百亿美元。这种供应过剩主要源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的“投机性订单”激增。

国际能源署(IEA)已下调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率预估,从原先的2.8%下调至1.3%。运价方面,现代三燃料柴油-电动推进LNG运输船的1年固定运价已降至2万美元/天,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60%。

然而,从中长期看,随着美国、加拿大、卡塔尔等国家的新建项目在2026年全面投产,供应量将年均增长约7%,需求反弹仍有期待空间。GTT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hilippe Berterottière指出:“美国对LNG项目暂停令的解除,将为2025年和2026年LNG装置的新投资决策铺平道路,从而产生对LNG运输船的新需求。”

04 未来趋势:绿色与智能化发展

未来,绿色船舶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流。在碳中和压力和环保法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船东将替代燃料作为新船投资的核心考量。2024年全球总计2412艘1.24亿总吨的新船订单中,多达820艘6220万总吨为替代燃料船舶。

截至2025年7月,全球共有2453艘替代燃料船舶,较2024年末增加了334艘,其中包括1421艘LNG动力船、66艘甲醇动力船、141艘LPG动力船、715艘电池/混合动力推进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LNG、甲醇、氢能等替代燃料在船舶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氢能和氨作为零碳排放的燃料,将成为未来绿色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构建高效的船舶数字化运维体系及强化绿色船舶配套供应链的完整布局,也将是推动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

大连造船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在LNG运输船和FPSO领域的研制基础,积极向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等方向拓展产品线,不断巩固其在海洋油气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

全球LNG运输船市场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现有303艘LNG运输船在建,2026年和2027年预计分别将交船98艘,市场面临短期供应过剩压力。另一方面,到2030年全球将新增3-3.5亿吨LNG产能,预计需要超过500艘船舶。

中国造船企业正在这一背景下积极转型。从原材料供给到科研体系,从劳动力资源到产业基础,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面对未来,中国造船业不仅要在市场份额上保持领先,更需通过构建高效的船舶数字化运维体系及强化绿色船舶配套供应链的完整布局,引领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LNG运输船的成功交付只是一个开始,中国造船业正在朝着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全速前进。

免责声明:

1.文中图片仅用于增强阅读效果,与本文所述内容、技术、产品或研究成果无关。

2.本文基于公开搜索信息和研究报告,所涉及的企业仅为个人学习和研究之用,不代表其投资价值,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意见,据此投资的风险自负。

3.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建议您进行深入独立的研究并咨询专业的技术和财务顾问。

来源:金脉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