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们会为了“真爱”豁出一切,却常常忘了看看脚下的路。这种“拎不清”不是存心作恶,倒像蒙了层“追求真爱”的滤镜,把现实的逻辑和旁人的感受都模糊了。最后呢?自己陷在痛苦里打转,连带着身边人也跟着遭殃。
很长一段时间里,琼瑶的小说总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少人谴责她的作品三观不正,可等我真把她的书翻了个遍,倒觉得这话有失偏颇。
她笔下的姑娘们哪是什么坏,分明是心里头揣着团火——爱起来能冲破世俗的条条框框,可偏偏对感情的认知像团乱麻,对责任的边界也总摸不着北。
她们会为了“真爱”豁出一切,却常常忘了看看脚下的路。这种“拎不清”不是存心作恶,倒像蒙了层“追求真爱”的滤镜,把现实的逻辑和旁人的感受都模糊了。最后呢?自己陷在痛苦里打转,连带着身边人也跟着遭殃。
可话说回来,这些姑娘看着让人着急,倒也真实得可爱。毕竟琼瑶写的多是姑娘们人生里某个截面的故事,像那种横跨几十年、从少女写到老年的大女主戏,在她笔下并不多见。
再瞧瞧现实里,多少年轻姑娘不也是这样?把“自我定位”和“他人期待”搅成一锅粥,用“善良”“义气”当挡箭牌,结果越犹豫越出错,最后闹出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乱子。
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琼瑶小说里那些让人又爱又恨的“拎不清”女主,到底都有谁?
一、《梦的衣裳》:陆雅晴
陆雅晴那股子“拎不清”的劲儿,说到底是从对“角色”的错位认知开始的。
她当初答应桑尔旋,扮成“桑桑”去陪陪老人,本是一片好心帮忙,可事情走着走着就变了味儿——她在这“替身”的角色里,渐渐忘了自己的位置。对桑尔旋,她心里是有点好感的;可另一边,万皓然的出现又让她心神不宁。她就这么在两个男人之间晃悠,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爱的是谁。
这么一来,麻烦可就大了。
她自己呢,先是被折腾得够呛。大晚上的,十一点多了,还泡在咖啡厅里追着万皓然跑,完全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要扮成“桑桑”。对桑尔旋的那份感情,也在这过程中变得模模糊糊,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是真是假了。
再说说别人。她这么摇摆不定,桑尔旋和万皓然可就遭殃了。俩人因为她的态度不明,直接干了一架,桑尔旋还受了重伤。她倒是能用“刚开始谈恋爱,有点迷茫”来给自己开脱,可她没想过啊,“替身”这事儿,一旦答应了,那就是份责任;感情这事儿,更是得自己好好选。她这么两边都想要,最后只能是把身边的人都给伤了。
琼瑶写陆雅晴,可能是想说说“罪犯的孩子没罪”这个理儿。但咱们把这事儿撇开,单看陆雅晴这个人,她的“拎不清”其实就是:把本该是善意的帮忙,最后弄成了自己感情的试验田,完全没想过自己的选择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二、《雁儿在林梢》:丹枫
丹枫那股子“拎不清”的劲儿,真是让人又气又叹。她一口咬定姐夫就是害死姐姐的罪魁祸首,于是摇身一变,成了个“复仇天使”,一边跟姐夫纠缠不清,一边又去招惹姐夫的弟弟。
可她呢,压根儿就没想过,姐姐会走上那条不归路,说不定跟自己还有点关系。
直到有一天,真相像一记重拳,狠狠打在了她脸上。原来,姐姐之所以会堕落成舞女、小姐,全是因为她每年都狮子大开口,要那么多学费,一学期就是两万块,还有生活费。姐姐还在上大学呢,哪扛得住这么压榨?
最后,只能走上那条路。丹枫这时候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也是“凶手”之一啊。
可你猜她怎么做?她没哭,没闹,更没想着去忏悔。她第一反应竟然是烧了姐姐的日记,然后想着逃到国外去,好像这样就能把一切都忘了,就能不用面对这个残酷的真相了。她连直面现实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承担什么责任了。
琼瑶写丹枫,可能是想说说“舆论这东西,有时候真不可信”。但你看丹枫干的这些事儿,哪里是什么“舆论”的问题?
她这就是极度的自我中心啊。她的“复仇”,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点“正义欲”;她的“逃避”,更是不想承认自己也有错。她口口声声说爱姐姐,可实际上呢,她最爱的,还是她自己。
三、《我是一片云》:段宛露
《我是一片云》里的段宛露,在感情上真是“拎不清”得让人着急。她跟顾友岚从小一块长大,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一对儿,可孟樵一出现,带着他那股子“火焰式”的激情,就把段宛露给迷住了。
她倒好,觉得顾友岚那稳稳当当的性子,反倒成了“憋闷”“没劲儿”。
可等孟樵他妈羞辱她的时候,她又吓得赶紧跑回顾友岚身边。这还没完,结了婚孟樵还来纠缠,她又犹豫上了,在两个男人之间晃来晃去。结果呢,顾友岚高空作业的时候,心里还惦记着她那些事儿,一分神就掉下来了,人没了。
直到顾友岚死了,段宛露才好像突然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真正爱的是他。可这时候说啥都晚了。她那哪儿是“选择困难”啊,分明是把顾友岚的包容当成可以随时回去的“后路”,把孟樵的激情当成一时的新鲜。
她从来就没好好想过,自己到底想要啥样的感情,光在“自尊”和“刺激”之间摇摆不定。
琼瑶写段宛露,可能是想说说爱情和现实之间的那些矛盾。但你看段宛露干的这些事儿,说白了就是对感情不认真,把别人的真心当成自己情绪的“缓冲垫”。最后,顾友岚用命给她买了单,她这“拎不清”的代价,可太大了。
这类女主,感情上总是“拎不清”,属于典型的“感情摇摆”型。她们常常把一时的激情错当成长久的爱情,心里头有了情绪,也不管不顾,逮着谁就往谁身上倒,把人家当成自己的“情绪垃圾桶”。
说到底,她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分不清啥是“一时冲动”,啥是“长久感情”。今天觉得这个好,明天又觉得那个不错,在两个选择之间来回折腾,像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可她们不知道,这么一折腾,最后不仅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还把身边的人也给害惨了,大家都得为她们的这种“拎不清”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冰儿》:冰儿
冰儿在感情这事儿上,真是“拎不清”得让人头疼。她和徐世楚谈恋爱的时候,那股子劲儿就像是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可一旦痛苦起来,就又跑去李慕唐那儿找安慰,图个安宁。
后来呢,她和李慕唐好上了,结果徐世楚又卑微地来挽回她,她这心里又开始动摇了。甚至就因为李慕唐工作忙,连三天假期都没法给她,她就觉得李慕唐不够爱她。可她压根儿就没想过,李慕唐是个医生,肩上扛着那么多责任,这和徐世楚那种满脑子都是恋爱的“恋爱脑”能一样吗?
她就这么在两个男人之间来回折腾,说到底,其实是把被两个男人争抢当成了自己有魅力的证明。她既想要徐世楚给的那种激情,又想要李慕唐给的那种安稳日子。可她呢,又哪个都不想放弃,总想着两个都能要。
这么一来,李慕唐的真心被她一点点消耗没了,她自己呢,也陷入了不知道到底想要啥的迷茫里。
琼瑶写冰儿,可能是想说说生命和生活该怎么选。但你看冰儿干的这些事儿,爱情里的“拎不清”,哪是什么选择困难啊,根本就是贪心,既想在火焰里疯疯癫癫地爱一场,又想在温室里舒舒服服地当公主。
五、《海鸥飞处彩云飞》:杨羽裳
杨羽裳在感情上那真是“拎不清”到家了。她表面上看着活泼开朗,整天嘻嘻哈哈的,可实际上把爱情当成了一场游戏来玩。
她同时去撩拨飞行员俞慕槐和画家欧世澈,一会儿甜言蜜语地对俞慕槐说“我心里就只爱你一个人”,转头又深情款款地对欧世澈讲“你就是我这辈子要找的归宿”。
她这“拎不清”啊,就体现在把被男人追求的那种快感,错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俞慕槐对她那么热烈,她舍不得拒绝;欧世澈又那么温柔体贴,她也放不下。
更过分的是,她还故意安排让俞慕槐和欧世澈同时出现在一些场合里,就为了享受那种能把两个男人都掌控在手里的感觉。
结果呢,悲剧一个接一个。欧世澈因为受不了她这样摇摆不定,绝望之下自杀了;俞慕槐也因为她,差点把命都搭进去。
她倒好,之前还一直用自己那套“天真”的说法来掩盖自己的自私,好像自己这么做一点错都没有。直到悲剧真的发生了,她才好像突然醒悟过来,可这时候说啥都晚了,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六、《在水一方》:杜小双
杜小双在感情这事儿上,那可真是“拎不清”得让人有些无奈。朱家好心收留了她,对她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诗尧更是掏心掏肺地对她好,全心全意地付出。
可杜小双呢,做法实在让人看不懂。她只有在自己遇到麻烦、需要帮忙的时候,才会想起诗尧,就比如说她要卖歌词换钱来维持自己那个小家庭的时候,才会去找诗尧。
等她生活稳定了,日子过得顺顺当当的了,诗尧给她送礼物,她倒好,直接拒绝,还一个劲儿地跟诗尧划清界限,好像生怕跟诗尧扯上什么关系似的。
在她心里啊,就觉得诗尧为她付出那是理所应当的,而她接受诗尧的帮助呢,完全就是迫不得已。她把朱家对她的善意,还有诗尧对她的深情,都当成了解决自己问题的工具,根本就没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家人。
琼瑶写杜小双,可能是想表达独立女性追求自我这一类的想法。但你仔细看看杜小双干的这些事儿,她就是把别人对她的帮助当成是应该的,觉得别人帮她是天经地义,自己不用回报,还把这当成是保持自己独立的方式。说白了,这就是缺乏感恩,太自私了。
七、《水云间》:杜芊芊
杜芊芊在感情这事儿上,可真是犯糊涂到顶了,完全就是“爱情滤镜下的自我麻痹”。
她被画家梅若鸿身上那股子“浪漫”劲儿给迷住了,也不管梅若鸿其实早就有过妻儿(虽说妻子已经去世了,可还留下个孩子呢),而且梅若鸿自己生活都过得一塌糊涂,穷困潦倒,还得靠朋友时不时接济才能过下去。
可杜芊芊就跟被灌了迷魂汤似的,铁了心要跟他在一起。
她的“拎不清”那表现得太明显了。
就说现实层面吧,梅若鸿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养不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杜芊芊倒好,觉得只要有爱情,啥困难都能克服,觉得“爱情能战胜一切”。她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啊。
还有啊,她这么一意孤行,可把身边的人都拖累惨了。她父亲为了她的事儿,整天操心不已,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朋友们也都为她担忧,生怕她以后过得不好。更可怜的是梅若鸿的孩子,本来没了妈就已经够惨的了,杜芊芊这一来,孩子显得更可怜了。可杜芊芊呢,还拿“追求真爱”当挡箭牌,实际上就是在逃避现实,把梅若鸿那套“艺术浪漫”的说法,当成自己可以不负责任的借口。
琼瑶写杜芊芊,可能是想表达对自由恋爱的一种追求吧。但你仔细琢磨琢磨,杜芊芊这行为,本质上就是把“自我感动的爱情”看得比身边人的幸福都重要,用“浪漫”把自己那股子盲目劲儿给包装起来。到最后,身边的人都不得不为她的这个选择来承担后果。
八、《一帘幽梦》:紫菱
紫菱在感情这事儿上,真是“拎不清”得让人生气,完全就是“自我中心式的深情”。她一直偷偷喜欢着姐姐绿萍的男朋友楚濂,后来知道楚濂也喜欢自己,她居然想出个“秘密恋爱”的主意,说要等绿萍有了别的归宿再公开他们的关系。
她觉得这样做是在保护绿萍,可实际上呢,根本就是把绿萍的人生当成了自己谈恋爱的缓冲期,想等自己感情顺顺当当了,再去考虑绿萍的感受。
那结果怎么样呢?绿萍因为不知道他们俩的事儿,在一次车祸之后,本来有机会去美国发展的,结果她放弃了,选择嫁给了楚濂。可婚后呢,楚濂对她特别冷漠,紫菱又在这个时候离开了,绿萍哪受得了这样的打击,整个人彻底崩溃了。
可紫菱呢,拍拍屁股就跟着费云帆远走高飞,过上了她所谓的“幸福”生活,把绿萍一个人丢下,让她去面对那已经支离破碎的人生。
琼瑶写紫菱,可能是想表达内向者那种独特的浪漫吧。但你仔细看看紫菱干的这些事儿,她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看得比姐姐的人生还要重要,用“秘密”来掩盖自己的自私。她那所谓的“幸福”,根本就是建立在绿萍的痛苦之上的。
九、《雪珂》:雪珂
雪珂在感情和选择这事儿上,真是“拎不清”得让人着急,她把“反抗的正义”和“现实的责任”完全给弄脱节了。那时候不是流行包办婚姻嘛,雪珂就特别反对这个,她跟奶娘的儿子亚蒙看对眼了,俩人私底下就定了终身,还生了个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反抗。
可她倒好,光想着反抗了,压根儿就没考虑过“私定终身”之后会带来啥后果。她也没明确拒绝和罗至刚的婚礼,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嫁过去了。这下可好,罗至刚莫名其妙就被“戴了绿帽”,心里得多憋屈啊。她自己的孩子呢,也没能留在身边,被送走了。亚蒙呢,也因为她这一系列的操作,受尽了折磨。
等她嫁给了罗至刚之后,她又想着要“为亚蒙守身如玉”,在别人眼里看着好像挺深情似的。但实际上呢,她这完全就是只考虑自己心里那点“爱情正义”,根本就没把罗至刚的尊严当回事儿,也没想过孩子的未来会咋样。
要说反抗封建制度,这想法本身没错,可她反抗的方式也太不对了,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反抗,这本质上就是另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写在最后:
琼瑶小说里那些被说成“拎不清”的女主,其实都有个挺明显的毛病——她们就像戴了副“爱情至上”的眼镜,看啥都只看到爱情那点事儿,别的啥责任、边界,还有别人的感受,全都被这层滤镜给挡住了。
琼瑶写这些女主,是想表达反封建、追求自由、歌颂真爱这些挺正面的主题。可要是把这些主题先放一边,单看这些女主干的事儿,就能发现她们其实挺“自我中心”的。
就说她们的“迷茫”吧,看起来好像是不知道咋办才好,可实际上呢,就是在折腾身边的人,把别人的精力、感情都给消耗了。还有她们的“摇摆”,一会儿对这个好,一会儿又对那个好,说白了就是对别人的真心不尊重,不把别人的感情当回事儿。更别提她们那“自我感动”了,总觉得自己为了爱情付出了多少多少,其实就是在逃避自己该负的责任。
这些“拎不清”的行为,可不是什么“可爱的缺点”,这是在给咱们提个醒:就算爱情再怎么珍贵,也得有个度,得有边界感,还得负起责任来。追求自由是挺勇敢的,可也不能为了自己痛快,就去伤害别人啊。
为啥这些角色到现在还老是被人拿出来讨论呢?就是因为她们身上的这些“不完美”,把“爱情和现实”之间那些最真实的矛盾和挣扎,都给照出来了。#百度影视巨星计划#
来源:西里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