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前官员:内塔尼亚胡应该和中国划清界限,与加沙战争有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02:16 1

摘要:这些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是个硬骨头,美国人说中国有问题,他压根不搭理,该合作合作,该做生意做生意。

这些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直是个硬骨头,美国人说中国有问题,他压根不搭理,该合作合作,该做生意做生意。

可最近这位老兄突然变卦了,公开点名批评中国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假消息,矛头直指加沙战争期间的舆论战。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一向精明的政治强人改变态度?背后牵扯的问题可不简单。

说起来,以色列和中国的经济往来已经深入到了一个很敏感的地步。

中国的国有企业拿下了以色列最大海港的码头运营权,一签就是25年。

这事放在十几年前可能没人在意,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9月28日,以色列媒体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直接把这个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文章里提到,中国公司控制着以色列的关键基础设施,这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要知道,海港不是普通的商业设施,那是货物进出的咽喉要道,涉及到军事物资运输、情报收集等等一大堆敏感问题。

以色列前情报机构辛贝特网络部门的创始人哈莱尔博士说得很直白:这种关键设施绝对不能交给跟我们利益相反的外国势力。

他还特别强调,以色列必须赶紧划清界限。

这位情报老将的警告分量可不轻,毕竟他干了那么多年网络安全工作,对风险的判断比一般人敏锐得多。

更让以色列不爽的是,这种合作根本不对等。中国企业可以在以色列搞基建、拿码头,可以色列或者西方公司想在中国干同样的事?门都没有。

这种不公平让很多以色列官员心里憋着一股气。

真正让关系恶化的导火索,还得说加沙战争。

战争打响之后,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的立场让以色列很不满意。

内塔尼亚胡这次直接开火,指责中国官方账号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对以色列不利的信息,说这些内容失实、带有偏见。

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回应相当强硬。

他们发表声明说对内塔尼亚胡的言论表示强烈抗议和不满,还不点名地批评某些人是"病急乱投医",警告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害两国关系。

这种外交辞令已经算是很不客气了。

内塔尼亚胡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翻脸?其实他承受的压力不小。

以色列国内一直有声音认为,在国家安全问题上不能太天真,尤其是面对像中国这样的大国。

前辛贝特负责人奥格曼和前军事情报负责人哈曼早就警告过内塔尼亚胡,说中国扩大在以色列的影响力会直接威胁国家安全。

当时内塔尼亚胡没怎么理会,可现在看来,这些警告开始起作用了。

以色列媒体披露,过去二十年里,中国一直在对以色列进行战略性的布局。这可不是简单的经贸合作,而是有系统、有规划的长期投资。

从港口到通信设施,从科技公司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资本的触角伸得很长。

这种布局在以色列分析人士看来,是中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他们认为,中国想通过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关系,削弱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

而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友,自然成了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棋子。

问题就在这儿:以色列既想赚中国的钱,又不想得罪美国老大哥,还得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这三个目标放在一起,怎么平衡都是难题。

过去内塔尼亚胡玩的是模糊战术,两边都不得罪,可现在这招不灵了。

加沙战争把所有矛盾都激化了,逼着他必须做出选择。

说到底,以色列面临的是一个经典的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矛盾。

中国市场大、投资多,对以色列的科技产业和经济发展确实有好处。可问题是,这些好处要不要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哈莱尔博士的警告很有代表性。

他说的"利益相反的外国大国"这个表述,其实已经把中国定性了。

在加沙问题上,中国的立场跟以色列明显不在一条线上。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跟伊朗保持着密切关系。

在整个中东地缘政治格局里,中国正在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对以色列来说也越来越不利的角色。

内塔尼亚胡这次公开批评,很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以色列政府的对华政策正在调整。

过去那种"只谈经济不谈政治"的做法可能要变了。

接下来会不会限制中国企业在敏感领域的投资?会不会重新审查已经签署的合同?

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这次事件来看,中以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挺可惜的。

两个国家本来在科技、农业等领域合作得挺好,可政治和安全问题最终还是压过了经济利益。

内塔尼亚胡不是冲动的人,他敢公开批评中国,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说明以色列内部对中国投资的担忧已经到了不得不表态的地步。

国际关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想在中东扩大影响力,以色列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两个目标本身就有冲突。

加沙战争只是把这个冲突提前引爆了。

未来一段时间,中以关系估计还会继续降温,除非双方能找到新的平衡点。

信息来源:

·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官方声明:内塔尼亚胡关于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公开批评讲话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官方网站:针对以方不实指控发表的严正声明

· 以色列《国土报》2025年9月28日报道:中国控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分析

· 以色列辛贝特前官员哈莱尔博士公开访谈:关于外国资本威胁国家安全的警告

· 以色列港务局档案资料:中国国有企业获得海法港25年码头运营权合同

· 前辛贝特负责人奥格曼与前军情局长哈曼联合报告:中国投资对以安全影响评估

· 路透社中东分社报道:以色列政府对华政策转变及加沙战争期间的外交摩擦

来源:在雨中绽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