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9 月上海泓盛拍卖预展现场,隔着防弹玻璃,一枚直径约 4.3 厘米的红铜钱币前围满了藏家 —— 这就是圈内传说中的 “铜元之王” 四川光绪元宝当三十飞龙版。现场电子屏显示,这枚 XF 级(近未流通)品相的珍品,估价已达 120 万 - 160 万
2025 年 9 月上海泓盛拍卖预展现场,隔着防弹玻璃,一枚直径约 4.3 厘米的红铜钱币前围满了藏家 —— 这就是圈内传说中的 “铜元之王” 四川光绪元宝当三十飞龙版。现场电子屏显示,这枚 XF 级(近未流通)品相的珍品,估价已达 120 万 - 160 万元,相当于一套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小户型总价。
更令人咋舌的是,早在 2010 年 12 月美国 Stack's Bowers 香港拍卖会上,一枚同版 MS 级(未流通)红铜飞龙版,就以 310 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当时中国铜元拍卖的最高纪录。15 年过去,这个纪录仍未被打破。
这枚诞生于 1904 年的 “违禁铜钱”,为何能在百年后仍稳居 “铜元天花板”?它的稀缺性、历史价值和市场溢价逻辑,到底藏着哪些秘密?
一、核心密码:6 枚存世量的 “孤品基因”
1. 敢抗圣旨的试铸币,诞生即绝版
要理解飞龙版的价值,首先得回到它的诞生背景 —— 晚清光绪年间的货币混乱期。
1900 年后,清廷为缓解财政危机,允许各省设厂铸造铜元,规定 “铜元最高面值为二十文”,且需统一形制。但 1904 年,四川造币厂为应对本地铜钱短缺、贸易结算不便的问题,冒险突破禁令,试铸了 “当三十” 面值的铜元。
这种 “超规操作” 很快被户部察觉,清廷以 “违背币制统一” 为由紧急叫停,已铸好的样币大部分被销毁,仅极少数通过造币厂工匠、地方官员的私人渠道流入民间。如今查阅《清代四川造币厂档案》,还能看到当时户部 “即刻停铸、回收销毁” 的批文,这也让飞龙版成为晚清中央与地方货币权力博弈的 “活证据”。
上海博物馆在编纂《清代民国机制币》图录时,特意将红铜水龙版(飞龙版的同系列品种)选为封面,馆长在序言中评价:“它不仅是一枚钱币,更是研究晚清地方币制改革的关键实物,学术价值堪比铜元界的‘甲骨文’。”
2. 材质定生死:红铜比黄铜贵一半
飞龙版分为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两者的存世量和市场价格差距悬殊,藏圈甚至有 “红铜为王,黄铜为后” 的说法。
红铜飞龙版:全球经权威机构(PCGS、NGC、中国钱币博物馆)认证的仅 4 枚。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 枚(1956 年从民间征集)、上海博物馆藏 1 枚(1982 年接受私人捐赠),另外 2 枚中,1 枚由中国台湾资深藏家收藏(近 20 年未公开露面),仅 1 枚在市场流通。红铜材质的优势在于色泽温润,历经百年自然氧化后,会形成 “焦糖色打底、深棕过渡、局部泛蓝光” 的三层包浆,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到铜质内部细腻的金属光泽,这种天然包浆是化学做旧无法复制的。
黄铜飞龙版:存世量 2 枚,均为私人收藏,2018 年曾有 1 枚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露面,最终以 168 万元成交。黄铜材质因含锌量高,色泽偏亮黄,包浆层次感较弱,市场认可度远低于红铜,同等品相下,价格相差近 60 万元。二、2025 最新价目表:品相差一级,差价百万级
对于顶级钱币来说,“品相决定身价” 的规律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让藏家更清晰了解市场行情,我们整理了 2025 年最新的价格体系,数据综合了上海泓盛、北京保利、香港苏富比三大拍卖行的估价和近期隐秘交易记录。
品相分级红铜飞龙版价格黄铜飞龙版价格关键依据与品相特征流通品相无公开交易记录无公开交易记录钱文模糊、龙纹磨损严重,边缘有磕碰,藏家普遍拒收,仅少数博物馆会作为 “标本币” 收藏XF 级(近未流通)120 万 - 160 万元80 万 - 100 万元2025 年上海泓盛春拍估价,特征为边齿完整无缺(原厂滚边齿距误差≤0.03mm),钱文清晰,龙鳞有轻微磨损但不缺粒,包浆均匀AU 级(极美品)200 万 - 250 万元150 万 - 180 万元2023 年北京保利隐秘交易成交价,特征为仅边缘有极轻微流通痕迹,龙纹立体感强,钱文笔画无磨损,包浆呈现 “三色过渡”MS 级(未流通)310 万元(历史纪录)220 万 - 250 万元2010 年 Stack's Bowers 香港拍卖会纪录,特征为完全未进入流通领域,表面保留原厂光泽,龙鳞粒粒分明,边齿锋利如刀业内潜规则:
MS 级价格是 XF 级的 2 倍,以红铜飞龙版为例,MS 级 310 万元的价格,能买 2 枚 160 万元的 XF 级。这是因为顶级藏家对 “未流通” 品相的追求近乎苛刻,一旦有 MS 级珍品出现,往往会引发多轮竞价。
三、三大溢价逻辑:藏家为何愿意为它砸百万?
1. 稀缺性碾压:比张大帅纪念币更罕见
“物以稀为贵” 是收藏界的铁律,而飞龙版的稀缺性,在整个中国近代钱币史上都堪称顶级。
我们可以做个对比:民国时期的张作霖像纪念币(俗称 “张大帅币”),存世量约 10 枚,2024 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枚 MS 级张大帅币以 280 万元成交;而红铜飞龙版存世量仅 4 枚,流通量不足 2 枚,稀缺性直接碾压张大帅币。
上海泓盛拍卖钱币部总监梁嘉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近十年,红铜飞龙版在公开拍卖会上仅出现过 2 次,分别是 2010 年的 310 万成交品和 2018 年的一枚 XF 级(最终流拍,估价 140 万元),比‘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样币还难遇 —— 后者近五年至少出现过 3 次。”
这种 “有钱也难买” 的稀缺性,让飞龙版成为藏家眼中的 “硬通货”,即使在 2022-2023 年钱币市场调整期,它的价格也未出现波动。
2. 品相决定身价:包浆是 “第二面值”
对于飞龙版这类顶级珍品,品相的细微差异,都会导致价格的巨大差距。其中,包浆的质量是关键判断标准。
自然百年氧化的包浆,能让飞龙版的价值飙升 30%。如何鉴别天然包浆与化学做旧?资深藏家总结了三个实操技巧:
看边齿:原厂铸造的飞龙版,边齿是机器滚压成型,齿距均匀(误差≤0.03mm),齿边光滑无毛刺;仿品多为手工或简易机器压制,齿距不均,边缘有毛边,甚至出现齿纹深浅不一的情况。辨包浆:天然包浆是铜质与空气、湿度长期反应的结果,呈现 “层次感”—— 红铜版的 “焦糖色 - 深棕 - 蓝光” 过渡自然,用脱脂棉轻轻擦拭,不会掉色;化学做旧的包浆颜色僵硬,多为单一的黑色或绿色,擦拭后会有颜料残留。查工艺:飞龙版是晚清机制币的巅峰之作,正面 “光绪元宝” 四字字体挺拔,笔画无粘连;背面龙纹雕刻精细,龙鳞、龙须清晰可数,且龙纹与边缘之间无砂眼、无流铜;翻铸仿品因模具精度不足,会出现龙鳞模糊、字体粘连、表面有颗粒凸起的问题。3. 历史附加值:一枚币藏着晚清货币战争
除了稀缺性和品相,飞龙版的历史价值,是它能突破 “百万级” 价格的核心支撑。
在晚清,货币发行权是中央与地方争夺的重要权力。1900 年前,清廷严格控制铸币权,各省不得擅自铸造钱币;但 1900 年后,因甲午战争赔款、义和团运动等因素,清廷财政枯竭,不得不允许各省设厂铸币,这就导致地方铸币厂 “各自为政”,出现了大量超规、异形的钱币。
四川造币厂试铸 “当三十” 飞龙版,正是地方挑战中央币制的典型案例 —— 它不仅突破了 “最高二十文” 的面值限制,还在钱币背面增加了英文 “SZECHUEN PROVINCE”(四川省)和 “30 CASH”(30 文),这种 “中西结合” 的设计,在当时的中央铸币中极为罕见。
如今,这枚钱币已成为研究晚清货币史的重要实物:通过它,能看到地方造币厂的技术水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甚至能还原当时四川地区的贸易状况。就像孙中山地球版银币因 “象征民国政权更迭” 价值千万,飞龙版的 “违禁属性” 和 “历史见证意义”,让它超越了普通钱币的范畴,成为一件 “指尖上的文物”。
四、2025 收藏攻略:新手避坑,老手追涨
▶ 新手入门(预算 120 万 +)
对于首次接触顶级铜元的藏家,不建议直接追求 MS 级珍品,性价比更高的 XF 级红铜版是更稳妥的选择:
预算规划:120 万 - 160 万元,这个区间既能买到正品,又不会因 “天价” 承担过高风险。2025 年上海泓盛春拍预计会有一枚 XF 级红铜版上拍,有意向的藏家可提前联系拍卖行获取详细资料。证书必备:必须要求卖家提供 PCGS 或 NGC 的评级证书。这两家机构是全球权威的钱币评级机构,对飞龙版的鉴别标准极为严格 ——PCGS 对红铜飞龙版的评级,会详细标注边齿状态、包浆类型、是否有修补,甚至会附上金属成分检测报告(红铜版含铜量约 95%,黄铜版含铜量约 75%、锌 25%)。避坑要点:无评级证书的 “飞龙版”,99% 是赝品。市场上常见的仿品,多由普通四川当十铜元改刻而来 —— 造假者会将 “当十” 字样磨掉,重新刻上 “当三十”,但改刻处会有明显的刀痕,用放大镜就能看出破绽。▶ 资深进阶(预算 200 万 +)
对于有 5 年以上钱币收藏经验、且资金充裕的藏家,可瞄准更高阶的收藏方向:
追 MS 级红铜版:目前市场流通的 MS 级红铜版仅 1 枚,若未来有公开交易,价格可能突破 350 万元。但需警惕 “天价陷阱”——2010 年的 310 万纪录,是在 “铜元收藏热顶峰” 时期创下的,如今市场更理性,若报价超过 350 万元,需谨慎评估。凑 “水龙 + 飞龙” 套装:飞龙版的同系列还有 “水龙版”(背面龙纹为 “水龙戏珠”,区别于飞龙版的 “蟠龙腾云”),同样分为红铜和黄铜材质。上海博物馆藏有全套四枚(红铜水龙、红铜飞龙、黄铜水龙、黄铜飞龙),是目前唯一完整的套装。业内测算,若能凑齐一套四枚,市场溢价可达单枚总和的 1.5 倍。2022 年,曾有藏家以红铜水龙版(180 万元)+ 红铜飞龙版(220 万元)的组合,在隐秘交易中以 600 万元成交(单枚总和 400 万元,溢价 50%),可见套装的增值潜力。
▶ 避坑指南
飞龙版因价值高,成为造假者的重点目标,市场赝品率超 60%,藏家需牢记两个 “绝不”:
绝不相信 “低价捡漏”:低于 80 万元的 “飞龙版” 全是仿品。造假成本极低 —— 普通四川当十铜元市场价仅 200 元,改刻后能卖到数千元,甚至数万元,利润空间巨大。若遇到 “卖家急售”“祖传珍品” 等说辞,务必保持警惕。绝不通过非正规渠道交易:务必选择经省文旅厅备案的正规拍卖公司(如上海泓盛、北京保利、香港苏富比),或有 10 年以上资质的钱币商店。避免在古玩市场 “地摊”“直播间” 购买,这些渠道无售后保障,一旦买到赝品,无法维权。结语:铜钱里的百年财富密码
四川光绪元宝当三十飞龙版的价值,从不是靠炒作堆砌的 ——6 枚存世量的 “孤品基因”、突破清廷禁令的 “历史见证”、机制币巅峰的 “工艺水准”,这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它的 “天价基石”。
对于普通藏家来说,它或许是遥不可及的 “梦想藏品”,但通过研究它的价值逻辑,能更清晰地理解收藏的核心 ——“稀缺性 + 历史价值 + 品相”,这三大原则适用于所有收藏领域。
而对于有能力拥有它的藏家来说,这枚红铜钱不仅是能增值的资产,更是一件能触摸历史的文物:指尖划过它温润的包浆,仿佛能感受到 1904 年四川造币厂的机器轰鸣,能看到晚清货币改革的波澜壮阔。
下一次,当它再次出现在拍卖台时,你会是那个举牌的人吗?
(数据来源:PCGS 评级数据库、上海泓盛 2025 春拍预展资料、北京保利钱币部交易记录、中国国家博物馆《清代机制币图录》、《四川造币厂档案》,截至 2025 年 9 月)
来源:悟空聊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