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嫁中国”上热搜那天,我正好刷到她的小红书,15秒视频里那句“红墙黄瓦,真漂亮”比我家楼下卖糖葫芦的大爷还标准,我差点信了。
“想嫁中国”上热搜那天,我正好刷到她的小红书,15秒视频里那句“红墙黄瓦,真漂亮”比我家楼下卖糖葫芦的大爷还标准,我差点信了。
点进评论区,她亲自拆台:没男友,别瞎嗑。
那一刻我懂了,流量把一句客套话剪成求婚预告,我们全被算法当喜糖发了。
我扒了她的中文课表,360小时换来HSK3,相当于北京小学三年级水平,能点外卖,看不懂微博梗。
你幻想她半夜背《诗经》?
别闹,她课后作业是“你好我要一杯热美式”。
可人家就是敢在故宫门口穿旗袍说烫嘴中文,点赞28万,比认真写球评的我高二十倍,气不气。
更离谱的是“七国语言”通稿。
WTA后台截图甩我脸上:英法西意德全是半桶水,德语只会点Schnitzel。
我大学二外也这水平,咋没人写《小编为嫁德国苦练猪排德语》?
原来“语言天才”是翻译器+经纪公司的滤镜,我们听到的多语种,不过是她换球衣的空当里背的单词表。
直播那句“想找个尊重家庭的男生”被剪成“非中国男不嫁”,我回放三遍才找到原声。
她后面还有半句“like my dad”,意思是想复制俄式家庭,跟国籍八竿子打不着。
热搜不管,直接给她配八字,连未来娃的学区房都安排到海淀。
我寻思,要是我说喜欢意大利面,是不是也得被安排嫁去罗马?
排名掉到42位,右肩贴着肌效贴,她还得赶场三里屯给Lululemon拍快闪。
中网不进16强,80万代言就飞,这才是她真正的赛点。
学中文、穿旗袍、说吉祥话,本质是抢亚洲市场的入场券。
我们吃瓜群众以为她在追爱,其实她在追GDP。
浪漫不?
商业罢了。
我算了笔账:360小时网课学费不到两万,一条故宫视频带来三十万粉丝,单条广告报价六位数,ROI高得离谱。
换我,我也天天“你好我爱你”。
所以别替她操心嫁不嫁,先想想自己上次为KPI学新技能是啥时候。
她拿中文当撬板,我们拿她当爽文,谁才是真赢家?
来源:博学的轮船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