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云锋金融在RWA金融浪潮中的机遇与挑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0:00 1

摘要:2025年,特斯拉柏林工厂通过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成功完成50亿美元融资,创造了“72小时售罄、融资成本仅为传统债融40%、个人投资者500美元即可参与工业巨头融资”等亮眼成绩。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金融领域激起层层涟漪,标志着“实体资

一、行业变革:RWA引领实体资产金融化新趋势

2025年,特斯拉柏林工厂通过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成功完成50亿美元融资,创造了“72小时售罄、融资成本仅为传统债融40%、个人投资者500美元即可参与工业巨头融资”等亮眼成绩。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金融领域激起层层涟漪,标志着“实体资产 + 区块链 + 全球化资本”的金融3.0时代正加速驶来。

(一)RWA:实体资产的“数字化新生”

RWA的核心在于“资产穿透式数字化 + 合规化流通”。借助区块链技术,不动产、工业产线、知识产权等传统非标资产被拆分为标准化代币,进而实现“链上确权、智能分润、全球交易”。据CoinDesk预测,2026年全球RWA市场规模将突破850亿美元,相较于2025年增长6倍;麦肯锡更是指出,未来10年全球或许会有10万亿级实体资产完成代币化重构。

(二)行业逻辑重塑:效率、成本、生态的全面革新

企业端:融资周期从以往的“月/年”大幅压缩至“小时级”(特斯拉债融周期90天→RWA 72小时),融资成本也降低了一半(从5.8%降至2.1%);

投资者端:个人投资者首次能够以500美元的低门槛参与工业巨头融资,与此同时,贝莱德、瑞银等机构资金也纷纷入场,使得资金池更加多元化;

市场端:资产流动性得到指数级提升,传统“不动产沉睡价值”被唤醒,定价效率向数字资产看齐。

二、云锋金融:RWA浪潮中的“潜在参与者”

在RWA蓬勃发展的趋势中,云锋金融(00376.HK)凭借“跨境金融牌照 + 产业生态资源 + 区块链科技禀赋”这三重优势,具备成为“全链条RWA服务商”的潜力,下面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

(一)牌照基础:全球合规布局的初步构建

云锋金融是香港证监会1、4、6、9号牌(证券交易、投顾、资管、承销)持牌机构,并且同步在新加坡布局MAS牌照、在美国进行FINRA注册,覆盖了中/美/欧/东南亚等核心金融市场。在RWA合规性尚不明朗的行业初期,云锋金融已经参与了香港金管局“数码港元”试点、新加坡MAS“合规DeFi”项目,显示出其对多区域监管框架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

(二)生态关联:依托云锋基金的产业资源联系

云锋金融依托股东云锋基金(由马云、虞锋联合创立,管理规模超1500亿),与新消费(小红书)、硬科技(商汤)、医疗健康(华大基因)等赛道的头部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些潜在的“待证券化资产池”为RWA提供了可能的优质底层标的,例如,有可能推动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智能工厂、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的专利池完成代币化融资,从而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 + 全球化不足”的问题。

(三)科技能力:从传统投顾向链上资管的技术探索

云锋金融旗下的有鱼智投(智能投顾平台)、有鱼基金(数字化资管系统)已经实现了AI资产配置、区块链存证、合规自动分润等功能。针对RWA的“链上确权 + 智能合约”需求,云锋金融自主研发了“云锋链盟”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支持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估值、发行到二级流转);

实现多币种合规清算(衔接美元、离岸人民币、稳定币);

提供机构级风控(KYC/AML自动核验,符合SEC、香港证监会监管要求)。

三、RWA对云锋金融业务的可能影响

RWA若持续发展,有望成为云锋金融业绩增长的潜在动力,其三大业务板块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资管业务:资产代币化与全球化募资的潜在机遇

供给端:云锋金融有可能为旗下产业资源(如智能制造、不动产基金)设计RWA产品,2024年其已储备超20亿美金级代币化项目(包含长三角物流地产、珠三角新能源产线);

需求端:云锋金融有机会对接贝莱德、中东主权基金等国际资本,以及国内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从而扩大海内外资金池。若RWA业务顺利开展,预计2025年其资管规模(AUM)可能同比增长40% + ,RWA产品可能贡献25% + 的新募资金。

(二)财富管理:面向超高端客户的定制化服务探索

云锋金融服务着超1.2万超高净值客户(可投资产超千万美元),针对这类客群,有可能推出“RWA定制组合”:

低波动型:配置稳定现金流资产(如收费公路、数据中心代币);

成长型:布局硬科技产线、生物医药专利池代币;

对冲型:结合加密货币、传统股债,打造“非相关资产组合”。

2024年上半年,云锋金融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 + 35%,RWA专属产品认购额占比18%,若RWA业务发展良好,该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三)科技输出:成为RWA基础设施服务商的可能性

云锋金融有可能将其“云锋链盟”系统向中小金融机构、产业平台开放,通过收取技术服务费 + 交易分成来实现盈利。例如,为区域银行搭建“跨境RWA托管平台”,为供应链平台提供“产业资产代币化解决方案”。2024年其科技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2%,目标是3年提升至25%。

四、关于RWA业务发展的客观思考

虽然近期国家和港交所有意暂停RWA业务创新,但美国在RWA业务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处于领先地位。从全球金融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实体资产金融化是未来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WA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

未来,国家可能会在综合考虑国际经验、完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对RWA业务的态度有所调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若合资格公司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开展RWA业务,将有助于连接全球资本与内地实体资产,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支持。

若RWA业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云锋金融为代表的相关公司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云锋金融凭借其在牌照、生态和科技方面的积累,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这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如监管政策的变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等。

五、盈利预测与估值的参考分析

参考国际投行(如摩根士丹利,资管 + 财富双轮驱动)、加密友好金融机构(如Silvergate,RWA技术先驱)的估值体系,云锋金融兼具“传统金融稳健性 + 数字金融成长性”的特点。不过,目前其市值是否被低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短期(2025):若RWA业务顺利放量,资管 / 财富收入可能实现CAGR 30% + ,按照15倍PE(行业平均12倍)估算,对应目标价HK$8.5;

长期(2026后):若RWA市占率突破5%,科技输出成为新增长极,估值可能向20倍PE切换,对应目标价HK$11.2。

六、风险提示

监管不确定性:部分国家/地区可能对RWA、代币化的政策进一步收紧;

技术落地风险:区块链性能(如TPS、跨链兼容性)可能不及预期;

市场教育成本:投资者对RWA的认知不足可能导致需求滞后。

总结

特斯拉RWA融资只是一个开端,云锋金融凭借“合规 + 资源 + 科技”方面的积累,有机会在实体资产金融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在传统金融竞争激烈、加密市场复杂多变的当下,云锋金融具有一定的特色和潜力。但投资者需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谨慎做出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与行业逻辑推演,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主决策,风险自担。

来源:许大福许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