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人市场里演反派无所谓,但在国外,我绝不演反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23:42 1

摘要:邹兆龙微微一笑,将剧本推了回去:“在华人市场演反派无所谓,但在西方电影里,我绝不接受任何有损华人形象的角色。”

制片人开出千万片酬,递来的剧本上角色标注着“华裔黑帮头目”时。

邹兆龙微微一笑,将剧本推了回去:“在华人市场演反派无所谓,但在西方电影里,我绝不接受任何有损华人形象的角色。”

这个原则,他已坚守二十六年。

1985年,邹兆龙十八,台湾武行里头混得不错,洪金宝正好带队去拍《全力反弹》,一眼就看上他,动作快,身手也利索,电影一拍完,洪金宝直接收了徒弟,把他带到香港。

刚去香港那阵子,人就住在剧组的服装间,天不亮就守在电话旁边等通告,跟他住一起的前辈是个瘾君子,瘾一上来就不是个人样,屋里那气氛特别怪。

邹兆龙心里发毛,晚上没事就在外头瞎晃,晃到半夜才敢回去。

进了洪家班也是从最底层的武行干起,替身也得做,有个女演员的戏,要连着跳三个蹦床,一点安全措施都没有。

前两个跳过去了,第三个蹦床弹力太大,人直接给摔地上了,背上的筋骨伤得不轻。

受伤就是家常便饭,可他没想过走,说死也得死在片场,这工作挺好。

王晶那会儿给周星驰写《九品芝麻官》,反派“常威”这个角色到处找人,设定是水师提督的儿子,看着不懂武功,下手却黑,搞出了灭门惨案,王晶就想到了邹兆龙,让他来演。

剧本邹兆龙看了,不太乐意,常威这人太坏,不符合一个武者的道义。

洪金宝知道了这事,就劝他,这机会多难得,王晶跟周星驰搭伙,他才接了。

电影一上,常威这个角色火了,观众一句“常威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就把他记住了。

角色是红了,可他心里总有个疙瘩。

常威之后,反派专业户的帽子就戴上了,《中南海保镖》里头演王建军,跟李连杰对着干,《导火线》里演托尼,跟甄子丹硬碰硬,甄子丹说那场戏差点被他打成个七字形。

李连杰也讲跟邹兆龙对戏很舒服,是棋逢对手的感觉。

可邹兆龙自己想换个角色,想突破一下,1999年就跑到美国去学英语,学表演。

刚好袁和平在给《黑客帝国》找武术指导,就把他叫进了组。

电影里他不光是基努·里维斯的武打替身,还演了先知的保护者,成了那个系列里唯一的华人演员。

剧组还给了他一份特殊合同,电影的分红能一直拿,就算他人不在了,他的孩子还能继续拿分红。

好莱坞后来也有些片约找他,邹兆龙给自己定了规矩,西方的电影不演反派。

他自己解释,在华人市场演反派没啥,但在国外不行,好多电影用艺术的名头来抹黑华人形象,不能为了钱把民族的脸给丢了。

有制片方出高价让他演华裔黑帮,他直接就给拒了。

这么一坚持,在好莱坞发展的空间就小了很多,他也没后悔。

邹兆龙的民族观念,还是打小家里穷给磨出来的,家里十三个孩子,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个人拉扯一大家子。

他六岁就出去打工,雕刻店,面包店,什么都干过,十二岁进了影视圈做武行替身。

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生活让他明白,华人的形象得靠大家伙儿一起守着。

2017年闹出过一次出轨风波,他老婆翁慧德选择相信他,风波过去,夫妻俩的关系反而更稳了。

现在他57岁,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了个号叫“龙叔说武”,三个月就涨了二百万粉丝。

他在上面展示擒拿手法,弹幕里刷得最多的还是那句“常威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从电影到短视频,邹兆龙的这条路就像是香港电影业的一个缩影,李连杰不怎么出来了,甄子丹吴京还在打,邹兆龙选了另外一条路,用一种新的方式传播功夫文化。

常威这个角色的印记太深了,但邹兆龙更希望大家记住的是他对民族的坚持和他的专业。

他坦白说自己不喜欢常威,可就是因为有了常威,他的戏约才多了起来。

这种复杂的感觉跟着他三十多年,也成了他职业操守的一部分。

现在短视频上的年轻人看他演练动作,很难想象他当年在香港电影里那个坏到骨子里的样子。

从常威到好莱坞,从拳脚相加的硬汉到坚守底线的演员,邹兆龙用自己的路子,讲明白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

武者的精神大概就是这样。

来源:古风文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