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晋观察 | 山西双碳会客厅启动 汇聚顶尖力量“碳索”绿色未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3:21 1

摘要:9月27日下午,山西双碳会客厅启动仪式暨第四届碳谷碳索未来大会在晋创谷隆重举行。作为能源大省山西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标志性活动,大会以“逐绿而行 碳索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政、产、学、研、用领域顶尖力量,集中呈现山西低碳转型实践成果与创新路径。中国气候变化事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9月27日下午,山西双碳会客厅启动仪式暨第四届碳谷碳索未来大会在晋创谷隆重举行。作为能源大省山西推进“双碳”工作的重要标志性活动,大会以“逐绿而行 碳索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政、产、学、研、用领域顶尖力量,集中呈现山西低碳转型实践成果与创新路径。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贵增,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晋中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鹏,山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龙,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雪波,晋中市政府秘书长裴彦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等嘉宾出席。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德生

作为大会主办方之一,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德生在致辞中阐述了企业践行“双碳”使命的路径。他指出,山西正以“晋汾低碳谷”国际性碳能源产业科技中心蓝图推进战略落地,安泰集团坚守“转型不转行,碳索绿色低碳新赛道”理念,认为传统产业低碳转型是“价值倍增的乘法”。

目前,安泰集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业园区自主研发的NPS系统,每日将焦炉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藻粉,年减排二氧化碳1000吨,还产出30多万盒营养藻片,真正算清了“环保账”与“经济账”。集团还成立了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一院两平台一基地”发展架构,覆盖碳咨询、技术转化等领域,提供可复制的转型经验。

对于山西双碳会客厅,张德生将其定位为“深化双碳实践的核心枢纽”。他介绍,落户“晋创谷·晋中”的会客厅,将承担政策与市场“翻译器”、技术与产业“转换器”、人才与项目“连接器”三大功能,通过常态化沙龙、产学研对接等形式,打通低碳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通道,助力山西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新能源高地跨越。

晋中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鹏

晋中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鹏在发言中表示,晋中作为山西能源大市,目前已携手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中科院青岛生物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机构,推动风电、光伏、瓦斯发电、抽水蓄能协同发展,建成安泰精品钢深加工“零碳”产业园,创建了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

张鹏强调,双碳会客厅落地是晋中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深化全方位转型的重要举措。后续晋中将持续推进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项目,建立省级瓦斯减排项目库,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碳科技”落地、“碳资产”赋能。他诚邀专家、企业家及社会各界深化合作,共筑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山西能源革命及全国“双碳”目标贡献晋中力量。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部6+N循环经济协作联盟已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山西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正以坚定决心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谈及山西双碳会客厅落地晋创谷,他说,会客厅搭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其双碳技术与数字化双轮驱动的实践,为全国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贡献了智慧。他建议各方加强合作,打造跨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探索产业梯度转移与绿色升级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实现东部与中西部优势互补;推动更多省份和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从国家战略高度,解读了山西在全国“双碳”工作中的定位与使命。他指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经济复苏缓慢、地缘冲突紧张,叠加保守主义与单边主义影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缺口扩大,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持续深化,超150个国家和地区已提出碳中和目标。

刘振民介绍,我国积极践行绿色转型,习近平主席2020年宣示“双碳”目标后,又在前几天的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2035年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等。

针对山西转型,刘振民建议,山西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需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探索碳捕集封存技术,同时加快风电光伏规模化开发,发展地热能构建多能互补体系,加大高效储能等领域研发,推进绿色金融建设。他还强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建议山西推动传统产业物料循环与废弃物资源化,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此外,刘振民提出四点思考:坚持绿色低碳转型理念先行,提前布局新兴能源体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发挥市场机制激励作用,借助碳市场倒逼产业转型;加强国际和区域间合作,助力全球气候治理。他相信山西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迈出坚实步伐,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首任主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

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首任主席、山西安泰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斌表示,随着国家密集出台能碳管理、零碳园区、碳市场等政策,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旨在推动能源重化工基地转型。

他介绍,山西碳中和产业创新联合体明确了2028年总体目标:建成1个核心智库、3大创新平台、5类示范项目,突破煤炭清洁、低碳冶金、CCUS等关键技术。其中,智库每季度解读双碳政策、每年发布产业白皮书;技术攻关聚焦传统产业低碳化、新能源与储能等5大领域,由安泰、尚风科技等牵头,计划推广技术至多家企业、建设氢能示范项目等。同时,联合体将搭建成果转化平台,2026年构建技术成果名录,2028年前完成3项技术中试;每年举办双碳大会与沙龙,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人才双向流动,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助力示范项目落地,打造山西双碳样板。

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在双碳会客厅观看展馆

大会现场,软通动力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吴江、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新利等多位嘉宾,结合大会主题与山西实际,围绕双碳转型关键议题分享了核心观点,为能源大省转型提供方向指引。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双碳领域重点推广实用技术和经典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细节处处体现绿色理念,大会资料袋是利用废旧纺织品再生材料制作,书写工具为碳中和笔和纸,会务饮用水经过碳核查并获得碳标签认证。本次会议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9吨二氧化碳当量,承办方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福州海峡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产生的8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通过抵消措施实现会议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山西省绿色交易中心为本次会议颁发“碳中和证书”。

本次大会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山西安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会、山西省化工学会、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联合主办;山西绿源碳索科技有限公司、绿谷碳中和环保科技园、晋中开发区益企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得到中部6+N循环经济协会合作联盟、山西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山西省钢铁行业协会等单位大力支持。

图片来源:活动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山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