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突然火了。这位街头摊主一边麻利地翻炸着鸡排,一边金句频出,短短4天社交账号涨粉30万。晚上十点,他的摊位前仍排起长队,狂风暴雨也挡不住食客的脚步。
> 在流量为王、快速迭代的时代,他偏要慢慢来。
“塑料袋6元,鸡排免费。”
“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我是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的。”
“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你不要拒绝美味。”
最近,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突然火了。这位街头摊主一边麻利地翻炸着鸡排,一边金句频出,短短4天社交账号涨粉30万。晚上十点,他的摊位前仍排起长队,狂风暴雨也挡不住食客的脚步。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只因幽默。他坚持9年不换摊、不涨价,学生比散客便宜1元,下午四点半后不接待散客——只为优先服务放学学生。这些独特的经营原则,在当今急功近利的商业环境中,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小生意,大原则
“鸡排哥”的经营之道看似“反常识”,却充满了智慧。
每天下午四点半后,他的摊位前就会出现一道“分界线”——不接待散客,所有时间都必须为学生让路。这一原则他坚守了二十年,从未因排队的散客而改变。
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这是他的又一特色。“我要的是速度,美味无需等待”——敞开袋子直接放入鸡排,省去了顾客手忙脚乱打开塑料袋的时间。
更有趣的是他的价格策略:学生购买便宜1元,而12点之后购买却要贵1元。前者是对学生的关爱,后者则是“惩罚不坚定的选择”。
这些原则不是营销噱头,而是长期坚守的结果。上午他在街头“随意流浪”,下午则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学校门口,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他已经过了20年。
真诚,是最好的调味料
“鸡排哥”的鸡排只卖6元,却被网友评价为“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这句调侃背后,是消费者对真诚服务的渴望。
在标准化服务泛滥的今天,这种有性格、有原则的经营方式显得格外珍贵。他提供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绪价值。那种被偏爱的感觉——学生优先、散客靠后——让学生群体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顾客感慨,这哪是买鸡排,是来听段子,顺便填肚子。而“鸡排哥”的幽默从不重复,且充满智慧:“操作不谈出神入化,但行云流水是一定的”;“如果不及时吃,导致鸡排不脆,我将停止对你的售卖”。
走红后,“鸡排哥”没藏着掖着,主动公开制作过程:“每天新鲜采购腌制,绝对不存在科技与狠活。”他一步步展示切肉、拌料、打包,全程透明。
慢生意,快传播?
“鸡排哥”的爆红,看似偶然,实则是真诚的胜利。
当众多网红店还在玩“限量三小时”“打卡发圈免单”的饥饿营销时,“鸡排哥”的“反套路”显得格格不入。最初每人卖5份,顾客抱怨“吃不完”,他减到3份;仍有食客排两小时空手而归,再砍到2份。
“让大家不用白跑,比啥营销都强。”他的话朴素得像街坊聊天,却精准戳中当代人痛点:我们反感的不是排队,是“排了也白排”的算计;抵触的不是限量,是“为限量而限量”的虚伪。
更难得的是,他的真诚从不“挑场合”。收摊剩一块鸡排,没想着留给自己或明天卖,随手递给陌生人;“鸡排嫂”天热发矿泉水,单纯想让顾客解渴。当商业褪去包装,露出“把顾客当邻居”的本真,反而让人挪不开步。
社会学有个“信任资本”——看不见摸不着,却比黄金保值。“鸡排哥”9年没换摊、没涨虚价、没玩套路,他的信任是用每天炸200块鸡排、记100张顾客脸、回应每句“今天鸡排嫩不嫩”攒下的。
“鸡排哥”给创业者的启示
在创业环境喧嚣的今天,每个创业者都应从“鸡排哥”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1. 坚守原则反而能建立信任
“鸡排哥”的诸多原则,看似限制了短期收益,实则建立了长期的信任。他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经营理念,最终赢得了顾客的尊重和忠诚。
2. 情感连接比低价更重要
他证明了即使在最普通的行业,情感价值也能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当消费者不仅在购买产品,更在购买一种体验和情感连接时,价格往往不再是唯一考量。
3. 小生意也能做出大影响
不需要庞大的资金和规模,只要用心经营,小小的鸡排摊也能成为现象级的商业案例。如今,景德镇文旅局已回应:昌江区文旅局围绕“鸡排哥”会有一揽子的计划。昌江区城管部门还为他成立了工作专班,维持现场秩序。
4. 真诚是最好的营销
在营销翻车层出不穷的今天,“鸡排哥”没花一分钱做广告,却通过真诚经营赢得了全网关注。他的故事印证了营销的最高境界:当产品足够真诚,服务足够走心,所有套路都多余。
流量之外的思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声,“鸡排哥”保持了难得的清醒。有人劝他趁热扩大经营,他只是笑着摇头:“我就是个炸鸡排的,手艺才是根。”
空余时,他依旧会帮隔壁摊位的阿姨搬货,会给熟客多撒半勺孜然,就像没爆红时一样。这种在诱惑前不跑偏、在困境中不浮躁的克制与坚守,或许才是他最动人的品质。
爆红后,有网友建议“鸡排哥”全国“巡”炸,但他回答:“我会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等你,非要等到你来为止。”
当被问到国庆假期在哪里可以找到他时,他依然坚持:“我会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等你,非要等到你来为止。”
在这个追逐快钱、追求速成的时代,“鸡排哥”的“慢生意”反而让他成为了真正的“顶流”。他的故事提醒每一位创业者:商业的本质,不是一时的炒作与热度,而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真诚。
也许,我们不需要更多的商业套路,而是更多像“鸡排哥”这样——把小事做到极致,用真诚对待每一位顾客的普通人。
毕竟,人生如炸鸡排,火候不到,滋味不足;诚意不够,回味不长。
来源:女神看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