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在这里,我们领略名校风采,感受大学气息,播下筑梦种子,成就不凡人生。
岁月的河流缓缓流过,成长的足迹深深留下。前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去追逐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
这期为大家介绍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农大”(SCAU),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为核心优势,被誉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的智库引擎”。
学校名片
院校简称:华南农大/华农
创办时间:1909年
院校类别:农林类大学
院校本部: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发展历史
1909年,创立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
1924年,并入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中山大学前身),丁颖院士开创水稻育种研究,后多次更名
1952年,独立为华南农学院
1984年,更名华南农业大学
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
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高校
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高校
校训
修德、博学、求实、创新
校徽
华南农业大学校徽以绿色为标准色,采用圆形设计。外圈包含中英文校名,内圈以字母“A”(代表Agricultural)为核心设计,由五条曲线组成,象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的融合发展。内圈下方两片绿叶与圆点结合,寓意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教育使命;整体图案形成山峰造型,象征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数字“1909”是学校创办时间。
名校风采
天河五山校区(主校区):(含教学科研基地),坐拥“五湖四海一片林”生态景观,紫荆花海享誉全国。
深圳研究院:聚焦智慧农业,设大疆智慧农业联合实验室。
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种业振兴”国家战略。
知名校友
卢永根 “时代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耀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
温志芬 温氏股份董事长
人才培养
“丁颖创新班”(本硕博贯通):聚焦生物育种与智慧农机,实行“院士+产业链总工”双导制,学员参与国家农业科技项目。
“温氏兴农班”:联合温氏集团培养现代畜牧全产业链人才。
与康奈尔大学共建“中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
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负责人中约70%为华农校友。
科研平台及成果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培育“华航48号”航天水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耐盐碱特性国际领先)。
研发“非洲猪瘟活疫苗”(全球首例获准临床试验)。
制定《荔枝冷链物流技术标准》(推动广东荔枝出口)。
社会贡献
育成水稻品种占广东种植面积约60%。
开发“荔枝保鲜技术”延长货架期300%(出口量占全国70%)
编制《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推动广东产值。
为“粤字号”农业品牌提供技术方案超千项。
学科优势
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覆盖农、工、理、经、管、文、法、艺、医、教10大学科门类,设25个学院,95个本科专业,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
“双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水稻遗传育种方向)。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类学科1个,B类学科10个。兽医学A-、农业工程B+、食品科学与工程B+。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华南农业大学以“热带亚热带农业为特色,交叉融合创一流”为办学路径,在超级稻育种、畜禽疫病防控、岭南果蔬保鲜三大领域形成全球影响力。其“扎根湾区、服务三农”的定位,持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及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核心科技与人才。
Hi,我是李楠老师,一名教育工作者。
来源:作家李楠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