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时某年,贼兵破城时,妇人某氏和田主家里的几个妇人一起躲藏在陶冲驿站(陶冲驿是古代的一个驿站,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陶冲镇陶冲村)旁边的一间空屋里。田主家的女主人品德贤良,某氏一向很敬重她。
古时某年,贼兵破城时,妇人某氏和田主家里的几个妇人一起躲藏在陶冲驿站(陶冲驿是古代的一个驿站,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陶冲镇陶冲村)旁边的一间空屋里。田主家的女主人品德贤良,某氏一向很敬重她。
不久,几个妇人远远望见骑马奔来的贼兵,顿时心惊肉跳,绝望哭泣。某氏抹掉眼泪说道:“都别怕,我去引开贼兵,记得明日去某处帮我收尸吧。”说完独自出了门,作出急步逃走的样子。此时贼兵已追到她身后,直接捉住她问道:“屋里还有人吗?”某氏说:“没有,就我自己。”贼兵又问:“此地谁家有骡马?”某氏说:“我知道一家有马,我带你们去。”
过了好久,某氏带着贼兵东拐西绕来到一个地方,估摸着空屋里那几个妇人此时已经逃到安全地方了,便开口对贼兵说:“我一个小女子,哪知道哪里有骡马?”随后又说了自己为何这么做。
其中一个贼兵听了觉得她很有义气,想放了她,可是另一个贼兵很生气,将她刺倒在地。第二天她被人找到时,已经奄奄一息,勉强说了几句话就死了。(《孑遗录》)
东汉时期,钱塘江防海大塘在县东边,离城一里,是那时的郡议曹(“郡议曹”是东汉时期官职名)华信提议修筑的,华信家非常富有。
不久开始招募人工,运一斛土石,给钱一升。十天之内,来做工的民工络绎不绝。可惜后来塘坝还没有完成,负责监管的人就不按照约定结工钱,于是运土石的民工纷纷把土石丢在那里离开了。塘坝也算基本建成了,隔开了西湖与大海,防止了海水入侵,整个地区因此受益,居民免受海潮之苦。 (《钱塘记》)
唐朝天宝元年,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唐朝宰相、诗人,和李白一样喜欢饮酒作诗,是酒中八仙之一。)接替他成为左相,兼任兵部尚书,并封清国县公。他为人洒脱宽和,深得人心。
后来与中书令李林甫斗争,因为他性情粗狂,经常落入李林甫的圈套。那时李林甫对他说过好几次,说什么:"华山有金矿,采了可以富国,可惜皇上不知道。"李适之以为他是好心,便在上朝时告诉了皇上。唐玄宗很高兴,询问李林甫,李林甫却说:"臣早就知道。然而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所以臣一直没敢向陛下提及这件事。"
此后,皇帝认为李林甫处处为自己着想,李适之考虑问题不周,渐渐疏远了他。(《唐书》)
濡须之战时,孙权多次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亲自乘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的军营,曹操看到孙权的船队、武器装备和队伍都非常整齐肃穆,不禁感叹道:“生儿子一定要生像孙权这样的,那刘景升(刘表,字景升)的儿子们就如同猪狗一样啊。”(曹操认为孙权年纪轻轻智勇双全,有大智谋,而刘景升的儿子们则是一群无能之辈。)
见曹操坚守不应战,孙权便给他写了一封信:“春天到了,江水要涨,曹公最好尽早撤军。”这句话一方面警告曹操,江水涨了,有利于吴军,曹军不是对手。另一方面,孙权也有英雄惜英雄之意,加之当时局势,他不愿意和曹操斗的两败俱伤。信的结尾还写了一句:“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句话表面看是孙权警告曹操,其实是孙权认为曹操有大智谋。
曹操看信后对各位大将说道:“孙权没有骗我。”随后便撤军了。(《吴历》)
来源:大郎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