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佬卸任高管,这是好事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22:45 1

摘要:通俗来说,ETF总规模到千亿左右,才能算上桌的玩家;有一个百亿级别的ETF,才算是业务逻辑理顺。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今年上海券商ETF营销岗的招聘估计比去年更加火爆了。

今天基金圈新闻还挺多,一个个说。

首先是又有权益大厂重启ETF布局。至此,上海三大权益大厂,还有一家没有入局ETF。

关于ETF的格局,可以参考《盘点ETF产品百亿俱乐部成员》里面的一张图:

通俗来说,ETF总规模到千亿左右,才能算上桌的玩家;有一个百亿级别的ETF,才算是业务逻辑理顺。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今年上海券商ETF营销岗的招聘估计比去年更加火爆了。

不要轻言ETF格局已定,这是一场“无限战争”,第一梯队外的公司,可能都还有机会进入第二梯队,人家下决定做这个,那也是内部深思熟虑评估过的。

第二个是股债恒定ETF估计箭在弦上了。

这类产品,通俗来讲就是做一个场内的固收+,直接组合两个指数(一个股,一个债)。

它很好解决了三个痛点:

1、解决了场内买不了固收+的问题;

2、解决了固收+很少有贝塔型产品的问题;

3、解决了自己买股债搭配无法自动再平衡的问题。

如果后续固收+也满半年免赎回费,那场内的固收+就是很好的工具。只不过对于理财子而言估计好处有限,毕竟很多理财子开不出来证券账户,可能险资更适合。

在产品形态上,这是很大的进步。

最后讲下大佬张清华卸任高管吧。这个肯定是好事。

早几年,基金公司缺乏激励手段,往往喜欢提拔绩优基金经理“当官”,这个当然无可厚非,也是很多基金公司留住顶尖基金经理的方式。

但很多基金经理当了领导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当高管的,看似风光,可能比较痛苦,还没法对外说。

之前有个基金经理就跟我讲,自从当了高管,每周要抽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开各种总办会等行政事务性会议,搞得都没时间做交易盯盘了。然后可能还要点一堆OA流程,还要处理各项对内对外事宜。

我说你就别矫情了,都当高管了,起飞了,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

然后没多久他就真卸任高管了,业绩更好了。

你说基金经理这个行业,人家会因为你是领导,就高看你一眼吗?内部也许会,但外部不太care这个事情。

基金经理这个岗位很特殊,不会有人觉得你是什么领导就买你的产品,客户很现实的,客户也要赚钱的,你的行业地位是要实打实拼业绩的。

知名基金经理去高管化的本质是投研专业化分工更细的结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职能划分,提升投研体系的效率与专业性。

有的人就是适合搞管理,你就让他带团队;有的人就适合做投资,就专业搞投资。当然这个不能一棒子打死,还有一些人既能做好管理,也能做好投资,天赋异禀之人也是大有人在的。

无论怎么样,把基金产品的净值做好,是监管、基金公司、投资者的共同心愿,在强化投资者实际收益的导向下,如何费尽心思做好业绩、提升投资者体验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先聊这么多,我还没放假,还要继续战斗。Respect!希望行业越来越好!

来源:北漂民工的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