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大刚出的数字甩脸上:十个新人里七个半会陷入“倾诉失当期”,大脑前额叶罢工,平均折腾一年。
刚退休那阵子,我嘴碎到连楼下保安都躲。
北大刚出的数字甩脸上:十个新人里七个半会陷入“倾诉失当期”,大脑前额叶罢工,平均折腾一年。
我秒懂——原来不是变话痨,是身份被连根拔起,嘴先出来找支点。
白天儿女上班,我把客厅当直播间,对着手机一口气录六分钟。
点赞只有三个,两个是卖保健品的。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说,老年树洞短视频一年涨两倍,子女回应不到两成——数字很热闹,回音壁是空的。
后来刷到东京试点,65岁以上老头老太经过两周培训,挂牌“银发倾听师”。
同小区老周报名,上海版第一批。
他坐在我家阳台,不劝、不评、不急着递水,听完我八分钟“菜市场关门”的悲伤,只问一句:明天要不要一起把剩菜种成盆栽?
四周后,我的睡眠从四颗安眠药减到半颗,抑郁表直接砍三分之一。
原来同龄人的耳朵自带降噪,懂行规:三分钟冷静,六分钟封顶,一个痛点收工。
专家管这叫“3-6-1”法则,我管它叫“终于不用演懂事”。
现在我的日常:
早上七点,跟老周在楼下花园嘀咕半小时,土壤比子女朋友圈更懂发芽。
傍晚闭嘴,给嘴设门禁,沉默也是退休金,省着花才有复利。
倾诉不是倒垃圾,是重新给情绪找工种。
让专业老头听,让泥土听,让六分钟之后的自己听——
把嘴关小,把心放大,退休才算真正入职。
来源:幽默轮船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