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缩唇+腹式呼吸更养肺?「简化版太极拳」即刻开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21:32 1

摘要:“还记得两年前没开始练太极拳的时候,我爬一层楼就得扶着栏杆喘半天,现如今能稳稳扎住马步,呼吸变得深、慢、匀、长……”清晨,慢阻肺病患者王大爷来到他的 “太极拳根据地”照常开练。

“还记得两年前没开始练太极拳的时候,我爬一层楼就得扶着栏杆喘半天,现如今能稳稳扎住马步,呼吸变得深、慢、匀、长……”清晨,慢阻肺病患者王大爷来到他的 “太极拳根据地”照常开练。

太极拳是否真的有益于呼吸健康?哪些动作要领必须掌握?有没有带清晰口令的教学视频方便大家跟练?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实操教学精讲太极拳呼吸康复真诀”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病科主治医师廖俊尧给出了答案。

曾有研究把112位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太极拳组、锻炼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患者都要进行长达12周、每周7天、每天1小时的训练。太极拳组的患者跟着专业教练每天练习1小时的24式简化太极拳,锻炼组患者主要进行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结合每日健步走,常规治疗组则维持日常活动不变,没有增加特别的锻炼内容。

研究人员定期询问大家的感受,并且测量FEV1%预计值、呼吸困难指数等客观指标。结果显示,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呼吸训练配合健步走,都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升运动耐力,两种方案相比,太极拳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明显

“太极拳属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温和、渐进地提升心率、增强心脏泵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在这一过程中,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可以得到更充足的氧气供应。另外,太极拳强调‘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要求练习时身体中正、脊柱自然伸展,这种姿态有助于放松胸背部肌肉、打开胸腔,为肺部创造更多空间。”廖医生讲道。

“更为关键的是,太极拳讲究‘气沉丹田’,即吸气时横膈膜下沉,腹部自然鼓起,呼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内收。这种呼吸方式能够增加胸腔的扩张和收缩幅度,有效锻炼了膈肌,从而帮助提高肺活量和通气效率,让氧气更有效地进入血液,并且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处于稳定期的呼吸慢病患者、病毒感染康复期的患者、想要做呼吸保健的健康人都可以练习太极拳。不过,廖医生提醒我们,在正式开练前要记住 4 条总原则,否则可能会练错、白费功夫。

一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建议大家从最基础的功法开始,比如站桩、呼吸练习和简单的单式动作,再逐步学习短小的套路;初始阶段每次练习10-15分钟即可,感觉良好后再逐渐延长至30-40分钟;以“微汗、微喘”为度,始终保持“可以边运动边轻松交谈”的强度,切忌勉强完成高强度或者复杂的动作。

二是呼吸为要、自然顺畅:呼吸应当自然、深长、均匀,通常遵循“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的原则,例如,手臂上举起身时吸气,手臂放下下蹲时呼气。

三是姿势调整、舒适为准:所有动作都可以采用更高的身体姿势,也就是双腿弯曲得少一些、站得高一些,以降低下肢负担和能量消耗,避免过度劳累和呼吸困难;步幅不宜过大,重心转换要缓慢清晰,防止因平衡不佳而摔倒;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辅助的椅子,或者靠着墙练习,以确保安全。

四是意气体合、重在放松:太极拳不仅是肢体运动,更是“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练习;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身体的流动感和内心的平静上,而不是追求动作的完美和力度;放松肩、颈、胸部的肌肉,这样横膈膜才能更有效地工作,进而改善通气。

另外,廖医生还提醒大家,秋冬季节可以在太阳出来之后、温度稍高的时段练习,以免寒气袭人。

来源:看呼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