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毛玉萍开新店:店内贴满大明星合照,开业却要员工自放烟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21:49 1

摘要:有围观者拍了视频发上网:几个穿制服的员工捧着烟花筒在路边点火,火星子刚窜起来就被风吹散;剪彩仪式更显尴尬,站在毛玉萍身边的全是熟面孔的朋友,连个能叫出名的嘉宾都没有。最扎眼的是店内那面占了整面墙的合影展,成龙、梁朝伟、关之琳等几十位港圈名流的笑脸齐刷刷对着门口

2025 年 9 月,上海徐汇区一条老街上,刚开业的 “繁花夜宴” 成了街坊邻里的新鲜谈资。

路过的阿姨爷叔扒着玻璃门往里瞅,没人想到,这家装修素雅的本帮菜馆,店内贴满大明星合照,成龙搭肩笑,梁朝伟比耶拍照,刘嘉玲挽着胳膊合影……

老板竟是当年在黄河路翻云覆雨的毛玉萍 —— 那个被传成《繁花》“玲子 + 李李” 结合体的传奇女人。

只是这场盼来的 “复出”,从头到尾透着股说不出的心酸。

开业现场冷到结冰:员工点烟花,朋友凑剪彩

“要是搁二十年前,这门口得堵三层车,明星保镖能把黄河路挤爆。” 住在附近的老上海张伯伯晃着蒲扇感慨。可如今的 “繁花夜宴” 门口,连条像样的红毯都没有。

有围观者拍了视频发上网:几个穿制服的员工捧着烟花筒在路边点火,火星子刚窜起来就被风吹散;剪彩仪式更显尴尬,站在毛玉萍身边的全是熟面孔的朋友,连个能叫出名的嘉宾都没有。最扎眼的是店内那面占了整面墙的合影展,成龙、梁朝伟、关之琳等几十位港圈名流的笑脸齐刷刷对着门口,可现实里别说顶流,连本地小网红都没见着踪影。

“这哪是明星墙啊,分明是‘避雷图’!” 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墙上的人越热闹,越显得店里冷清 —— 谁愿来谁不敢来,看得明明白白。”

更让老食客唏嘘的是,旧爱周正毅从头到尾没露过面。要知道当年 “阿毛炖品” 开在黄河路 127 号时,这对 “黄金搭档” 可是形影不离:毛玉萍在前厅招呼客人,周正毅在后厨盯火候,连买独栋五层楼当店面的决定,都是两人蹲在路边吃馄饨时定的。如今物是人非,只剩毛玉萍对着镜头强笑:“这是新开始。”

从 “上海首富食堂” 到破产开店:她的人生比《繁花》还跌宕

年轻一辈可能不懂毛玉萍这三个字的分量,但在老上海心里,她和周正毅的故事,比《繁花》剧情野多了。

1993 年的黄河路,800 米长的街上挤着近百家饭店,温兆伦这样的明星剪彩都算稀松平常。毛玉萍和周正毅一出手就震惊全场:不租店铺,直接全款买下五层楼开 “阿毛炖品”。那时候上海职工月均工资才 471 元,这儿的佛跳墙卖 58 元一位,红烧大排翅要 188 元,可照样得提前一个月预约。

秘诀根本不是菜好吃。《南方周末》早说过,这儿是 “上海银行家的食堂”—— 一桌饭局能敲定百万生意,毛玉萍递杯茶的功夫,可能就帮周正毅打通了金融关节。1995 年他们靠收国企职工股赚了 2 亿,1997 年抄底烂尾楼净赚 5 亿,2002 年周正毅稳坐 “上海首富” 宝座,背后都离不开 “阿毛炖品” 这个人脉中转站。

那些年的毛玉萍有多风光?香港廉署抓她时,200 多位名流联名写求情信,成龙、郑裕彤这些大佬都在列,法官直接给她减了刑。2016 年她儿子结婚,刘嘉玲、向华强全到场,排场比颁奖礼还大。周正毅更是扬言 “要超越李嘉诚”,开上海第一辆法拉利,葬父亲时百辆豪车队堵得马路水泄不通。

可风水轮流转。2003 年周正毅因虚报注册资本入狱,2004 年毛玉萍因串谋造市被判 4 年 10 个月。等两人先后出狱,时代早就变了。2023 年香港高等法院的破产令送到毛玉萍手上时,她连账户都被限制了,昔日富婆不得不靠朋友接济度日。

老套路撞上新时代:明星合影不如探店博主?

“她还是没搞懂现在的规矩。” 开了十年餐馆的王老板刷到新闻直摇头。

毛玉萍显然想复制当年的成功:店名取 “繁花夜宴”,差一个字不侵权却能蹭上热度;墙上贴满旧合影,想靠情怀拉客;连菜品都主打 “阿毛炖品复刻”。可她没算到,2025 年的食客早不吃 “人脉饭” 了。

现在的上海餐饮圈,流量逻辑变得太快:和平饭店靠 1700 元的 “繁花套餐” 天天售罄,人家不光有排骨年糕,还搞出了腐乳泡饭冰激凌这种网红吃法;街边小店靠探店博主拍条抖音,就能从门可罗雀变排队长龙;哪怕是高端餐厅,也得在大众点评上挂套餐、做直播。

可毛玉萍还在玩二十年前的老一套。网友扒遍小红书、抖音,没见 “繁花夜宴” 发过一条短视频,大众点评上连菜单都查不到。

“现在年轻人吃饭,先看评分再看测评,谁管你当年和成龙合过影?” 有探店博主直言,“她那明星墙,在 00 后眼里还不如一张 9.9 元优惠券管用。”

更尴尬的是,当年的人脉成了如今的 “包袱”。那些曾为她求情的名流,现在躲都来不及 —— 怕沾上 “旧剧本” 影响自己。周正毅倒是在抖音上活跃,一会儿直播卖货,一会儿表白五婚的于文红,对毛玉萍的新店连提都不提。

63 岁再创业:情怀不值钱,但勇气值钱

“别笑她冷清了,63 岁还敢支起这口锅,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评论区里,不少人收起了调侃。

确实,毛玉萍的处境比谁都难。破产令在身,账户受限,想靠开店 “活下去” 的心思写在脸上。有老食客去试过菜,说店里的炖品还是当年的味道,可定价偏高,一份佛跳墙卖 388 元,比周边馆子贵了近一倍。“要是能放下身段搞点套餐,拍点后厨视频,说不定能火。”

其实她不是没试过跟上时代。去年她在抖音、小红书发过黄河路往事,讲 “阿毛炖品” 的鹿肉怎么炖才香,可惜没掌握流量密码,每条视频点赞不过百。反观周正毅,靠直播卖货赚得盆满钵满,哪怕被网友骂 “吃相难看”,照样有人下单。

有人说毛玉萍 “打肿脸充胖子”,都破产了还想靠明星撑场面;也有人说她可怜,当年呼风唤雨,如今连剪彩都要朋友凑数。可不管怎么说,这个 63 岁的女人没选择躺平,还敢站在镜头前说 “重新开始”,这份韧劲比墙上的明星合影真实多了。

只是,时代不再为“关系”买单,而是为“价值”结账。你想让人来捧场,光靠“我当年认识谁”不行,得靠“你现在能给什么”。

一碗炖汤,如果只是“阿毛炖品”的复刻,那它只值情怀价;但如果它真能熬出味道、熬出诚意、熬出新故事,那它就还是值钱的。

最后送一句实在话:墙上的明星不会来吃饭,但路过的普通人,可能会为一碗好汤停下脚步。毛玉萍能不能翻盘,不看过去有多红,而看锅里的汤,够不够热。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